第六百零五章 直璜办案(3/6)

本。”

文庙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歇山重檐、翼角高翅,回廊环绕,但与一般文庙大成殿有所不同,而是青瓦粉墙。使这座恢弘、庄严的殿堂。又显出几分清幽和肃穆。文庙里自然少不了孔夫子的存在。所谓天不生圣人,万古如长夜,如今这位夫子笑容可掬的立于大殿之上,似乎对刘光第和杨锐的到来非常的欣喜。

夫子是有教无类的,不管面对的是贩夫走卒还是江洋大盗,都是这副面容,也不知道能感化多少人幡然悔悟,但此时杨锐的心里。却只有对古人雕塑技艺的赞叹。

锦江书院其实并不大,那些有钱人最喜欢给书院建造门楣,牌坊,塑像,但是对于那些最重要的学舍和教室似乎并没有兴趣,刘光第探头瞅了一眼教室里的木地板,上面的漆都已经学生的屁股生生的磨掉了,看样子来这里坐不住的人不只一个。

刘光第和杨锐先去拜见了书院山长,说明游学来意,山长听说后很是高兴。给他们妥善做了安排,自此刘光第和杨锐便在书院安顿下来。静心求学。

不知不觉,刘光第和杨锐在此求学一个多月过去了,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刘光弟对尊经、锦江两书院的学术风义,摘句而寻章,按格而就局,认为太过陈旧。此言既出,难免招来攻击。一位老掌学官闻听后,也认为这是无知狂生所言,因此便微服来访查。到书院时,正值学生们之乎也者地正诵得起劲。老先生跨进课堂,皮笑肉不笑地吟了一句:“辟破石榴,红(黉)门中几多酸籽(子)”,要众生员答对。刘光第一听,明白来人之意,虽分明受了讥讽,亦不露声色,欣然应对:“启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人)。”老先生阅完对子,自认数刘光第所对最佳。于是专向刘光第发问:“空山淡明月”,刘光第答:“高天发云霞”。老先生手指桌上落有花瓣的墨砚:“杨花堆砚满”。刘光第掉头见窗外芭蕉遮日,答:“蕉叶补窗虚”。老先生似乎决心要考倒光弟样,对子越出越快:“中流凭抵柱”,答曰:“大雅是吾师”,问:“战略喜谈司马法”,答:“躬耕时学卧龙吟”。问:“修竹曲躬多揖客”,答:“老梅换骨自癯仙”。问:“虚心只合临水照”。答“高节讵肯随风扬”。出题者快,答对者更快。到此老先生已无话可说,不得不承认刘光第确是具有真才实学,且为品性高洁之士。自这一天起,刘光第名声大噪,再无人指摘他狂妄了。

杨锐和刘光第在锦江书院求学期间,和外界的音讯并位断绝,由于报纸的兴起和朝廷对洋务的重视,书院里的学生们也都很关心时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零五章 直璜办案〗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