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故人之情(3/6)

,趁着军事上的有利地位,与奥地利尽快签署停战条约,只要达到将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大家庭的目的就算大功告成。当国王一直不肯让步时,俾斯麦竟然急得流下了热泪,竟然以辞去普鲁士首相的职位相要挟,甚至打算从四层楼上跳下去!

这场著名的争吵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威廉国王终于十分痛苦地答应放弃进攻。但却要求把当时的情形记录下来存放在国家档案馆中。“以证明他当时是多么无奈和委曲求全”!

后来。普鲁士果然与奥地利签下了既不割地又不赔款的“城下之盟”,奥地利从此退出了德意志邦联。

但是,俾斯麦为什么要在战局极为有利的情况下,放弃攻打维也纳以扩大战果的机会,成了一个不解的谜团。

对于俾斯麦不惜以辞职和跳楼相威胁,忤逆圣意也要坚决阻止兵临城下的普军进军维也纳,很多学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首先,出于欧洲势力均衡的战略考虑。其它列强是不会坐视普鲁士彻底击败奥地利而崛起为中欧强国的。如果普军执意攻占维也纳的话,势必会引起其它列强的武力干涉,那样一来普鲁士崛起、统一德意志的进程可能中断;学者们认为,俾斯麦担心战争一旦拖延,将引起法国的干涉,或者在被击溃的奥地利境内发生革命,从而使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计划毁于一旦,俾斯麦而且认为,如果过分地伤害奥地利人的感情,迫使他们孤注一掷。甚至铤而走险,那么。在未来必将来临的普法战争中,将不能争得奥地利的中立,对普鲁士很为不利。其次,虽然萨多瓦会战普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却并未歼灭奥军主力,奥军18万大军成功突围全力退守拱卫京师,急切之下普军强攻维也纳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作为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俾斯麦的目光更为长远。因而他力排众议,主张立即同奥地利缔结和约云云。

可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

事实上,俾斯麦当时之所以那么做,是另有原因的!

而这个原因,只有他本人和几个熟悉普鲁士内情的人知道!

真正的原因是,当普奥战争打到第7周的时候,兵临维也纳城下的俾斯麦已接近其金融动员能力的极限,他已经无力将战争继续下去了!

战争,实际上打的是钱粮!

在这场战争开始的头三个星期里,俾斯麦对后续战争经费的忧虑超过了对战局的关注,战争的开销明显超出了他的预测,再没有后续资金的跟进,俾斯麦的大军可能只能再支持两个月左右。届时如果战争仍然没有结束,俾斯麦必将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三十三章 故人之情〗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