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3/6)


在东亚,长久以来都一直存在着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作为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官员统治的地区叫省份;诸如有自己的行政机构,但是没有的内政、外交和防务权利,须与中央政府的派员共同治理、且共推中原王朝皇帝为君主的地区被称为“内藩”;而拥有的行政权、外交权、自己的军队,但是承认中原王朝皇帝为“共主”。以中原王朝为其“宗主国”、每隔一段日子要向宗主国上表进贡。本国君主更迭需要获得宗主国册封的地区就被称为“藩属国” 。

除定时(按照地位的高低分一年到十年不等)向宗主国朝贡外。平日里宗主国一般不会干涉藩属国的内部事务,即便出现了纠纷或者是战事,只有在藩属国上表请求宗主国来仲裁或者干涉的时候,作为宗主国的中原王朝才会出面调停或者直接出兵干涉,藩属国制度是古代中原王朝的主要外交手段,藩属国王必须臣服于中原王朝皇帝,服从中原王朝政治模式的影响和管理,同时中原王朝也可以保护他们的领土完整。这是中土人骄傲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中土人认为自己拥有最高的权利,是真正的文明,唯一的世界中心!

宗藩体制下、中原王朝的统治阶层和知识阶层的脑海中,天朝的物产丰足、无所不有,天朝以外都是“化外之地”,与内藩外藩的所谓贸易往来往往都是中原王朝的亏本买卖。换句话,外藩进贡的物品值一两银子,天朝上国回送的物品绝对要值几两甚至十几两,非如此不能显示天朝的富足和无所不有。得好听一那叫“散财童子”大把的撒钱给周围的叫花子,得“通俗”的话那活脱脱的就是一个为了虚名而甘愿割肉挨宰的冤大头了。

可以是中原王朝古代的地缘决定了这一制度的出现。在大航海时代没有到来的时候,沿海地带是天然的大后方。因为没有哪个敌手有能力从海上发动进攻,不需要在海岸线防御上花费精力;西南自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后,世界屋脊和喜马拉雅山脉也就成了不可跨越的天堑,作用远远超过百万雄兵;北方的边疆虽然不怎么太平,但是有长城保护,又或是对手基本都是劫一票就走、玩票性质的游牧民族,从中原王朝的角度来看:放眼西北,茫茫大漠一无所有;望眼东南,涛涛海水望不到边;眼瞅着西南尽是未开化的原始森林;东北那冰天雪地的也不是什么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原王朝的地缘实在是不错,望眼四周,还是自己的中原最好,知足常乐是中原农耕民族的传统美德,既然自己的条件比周围都好,自然不会去惦记别人的土地。这和自身条件贫瘠,危机感强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九十一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