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要命之癖(1/6)

今天的张华奎,是冲着两代帝师翁师傅的高足监察御史孙黎辉去的。

翁叔平是“南清流”的领袖,门人高足众多,孙黎辉便是其中为翁叔平所看重的一位。

而这位孙御史据说非常“亲民”,和那些总爱去高档酒楼的御史们不同,他最喜欢的,便是“万兴居”这样的酒馆。由于这样的酒馆花费比较小,是以张华奎对孙黎辉的这个“雅好”还是非常愿意满足的。

但是孙黎辉的另一个“雅好”,却很是令他上火。

这位孙大御史,还喜欢押伎。

按说押伎是中原王朝官场上的风习,上至皇帝,下及重臣、名士都乐此不疲。

早在大乾开国初年,一些地方就已有将沦为奴隶的女子作为官伎以供军士游乐的现象。到了宁全时期,有的边疆省份更是在军营“置营伎,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佳韶以后,朝廷设立“乐户”和“教坊司,养蓄女乐即“女伎”。女伎不但要满足押伎者的身体之欲,还要为其提供乐舞等娱乐。

韶光后期时,由于社会长期动荡,官吏们精神空虚,更是放浪形骸,拼命从上寻求刺激。他们广畜家伎,用金钱将女子一次性买下,供自己永久玩乐,当时文坛之上淫诗艳语也层出不穷。

大乾立国之初,朝廷也曾严禁官员出入伎院押伎宿玩,但到了后来,这种禁令形同虚设,官场士大夫终日陶情于花柳之中。伎者作为一种职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大乾显凤初年的时候。为了整顿吏治,在显凤皇帝的严令下,押伎禁令十分严厉,但显凤以后,禁令渐弛,官场缥伎之风盛行,发展到“无伎不欢,无伎不饮”的荒缪绝伦的程度.各所伎馆。高张艳帜,门庭若市。女伎们也常常采取主动,纷纷角逐于官场之上,一些官吏还公然纳伎作妄。在京师官场上,更是上演了两幕精彩的押伎闹剧,震动了朝野上下。象敬亲王宜欣之子,身位皇帝伴读、御前大臣之职的承明与伎女柳娜娜大闹酒宴,“娜娜被灌得大醉,醉中以脂粉涂∫∫,抹在翰林院侍讲徐栎的面颊上,引来满座哄堂大然。而徐栎受之陶然,不以为忤。”事隔三年。道员王馥焘为了升官,花钱将扬州名伎顾倩儿赎身,献予承明,不久,他果然平步青云,得升为布政使。

而京城官场除了押女伎,更显其怪异的莫过于搞男伎了。

中土押男伎之风起源甚早,兴盛于眀代,眀代君主宠幸的娶臣实际上即为男伎。男伎又称妾童、优童、歌童、像姑,多为年少相貌清秀者。眀中期时,押男色之风就十分猖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四十一章 要命之癖〗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