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德宗林文正公问对(1/6)
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以前朕只知道我大乾以骑射立国,却不知我大乾于火枪应用也如西洋诸国一般无二,只是器械陈旧,不如西洋精利。”光旭转头对林逸青说道。
“皇上所言极是。”林逸青笑着点了点头,对自己的皇帝学生的聪明颖悟很是满意。
其实林逸青也是不久前才了解到了渤人八部武器装备的这个历史情况。
大乾八部劲旅装备的渤海弓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良的传统弓,之所以一直装备到本世纪中叶,其实与什么“游牧民族的保守落后弓箭不爱火器”没一毛钱关系,他调查宫廷的《渤海国旧档》知道,火器特别是火炮,一直是大乾帝国的前身渤海队构成的重中之重,处于最优先级的顺序,这是有渤海国乃至大乾朝一以贯之的军事方针,然后可佩弓的健壮者佩弓,体力不适宜拉弓射箭的,用三眼铳和火枪。所以真正的优先顺序是火炮大于弓箭大于火枪,渤海弓之所以在头两个世纪初到前一个世纪初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优于火枪,是因为其可以在中近距离持续密集投射重箭,这对于古代军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林逸青通过《大乾武备志》中渤海箭的箭长和重量了解到,目前已知的眀朝存留下来的箭基本上都算不上重箭,所以无论穿甲效能、杀伤力都大打折扣。从这一点说。历史无情的用淘汰了眀代的开元弓和小梢弓。给渤海弓这样的重型弓创造了历史机会。
但是。火器特别是火枪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综合效能(射速、射程、精度)弱于渤海弓,但是它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征服准噶尔汗国过程中,准噶尔军装备的赞巴拉特火枪就已经在精度和威力方面超过了乾军的老式鸟铳,所以乾军缴获准噶尔军的火枪以后也紧急进行仿制,甚至一度成为主力火枪之一,然后因为同俄军的几次交战,使得乾军将领认识到了己方装备的不足。大力发展火枪,使火枪在乾军中的比例不断升高,££,特别新型火枪的装备,占据了很高的份额,最迟到本世纪中叶,当火枪在射速、射程、精度已经完全超越渤海弓的时候,这个弓种就基本退出了战争领域,虽然习射仍然被作为一项值得尊重的传统技艺在渤蒙八部当中开展,但是作为兵器实际上已经成为历史。
“既然火枪之利远大于弓箭,为何皇额娘还要朕习从祖制习练弓箭呢?”光旭又问道。“我大乾各军何不废弃弓箭,全用火枪呢?”
“皇上问的好。”林逸青微笑着答道。“皇太后要皇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六十八章 德宗林文正公问对〗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