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宣而战(2/6)

前就位,闵泳宏深吸了一口气,又举起了望远镜,向烟柱的方向望去。

渐渐的。第三根烟柱出现了。

第四根,第五根……

大副赵文命的脸色变了。

“正前方发现军舰!三艘以上!”

“发现日本军舰!”

观测军官不住的大声喊着。其实不用他们说,闵泳宏和飞桥上的军官们都看清楚了,出现在望远镜中的,是一支由军舰护航的庞大船队!

看着对面舰船上一面面迎风飞扬的日章旗,朝鲜海军官兵已经确定无疑,来的是日本海军的军舰了。

对方很快也发现了两艘朝鲜军舰,行驶在最前方的两艘日本军舰开始转向,向朝鲜军舰迎面驶了过来。

看到这两艘日本军舰,闵泳宏的眼中闪过惊奇之色。

虽然是第一看到这样的军舰,但他凭借以往所学,还是马上能够猜出来,这是两艘英国造的新式撞击巡洋舰。

两艘日本巡洋舰快速驶近,闵泳宏很快便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它们的舰名,分别是“筑紫”和“相川”。

撞击巡洋舰(乾国人称为碰船兼快船、碰快船)的源头,可以上溯至9066年意大利、奥地利两国之间爆发的“利萨海战”。那次海战中,由特格特霍夫海军上将率领的奥地利舰队列成横阵(或称楔型阵、“人”字阵,中国称雁行阵),大败采取纵队的意大利舰队,从而影响了世界海军战术的走向。海战中,奥地利旗舰“斐迪南德”号将意大利舰队旗舰“意大利”号拦腰撞沉的经过更是成了海军史上的经典战例。尽管这次撞击战术的成功运用里夹杂着太多偶然性的因素,然而对沉寂已久的海军战术和舰船设计领域来讲,利萨海战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思想,引发了关于船头对敌战术的意义、舰首方向火力的重要性,以及撞击战术价值的再认识,大转变由此开始。

撞击战术的偶然成功,很快被传成了神话。以至于有人要设计以撞击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军舰——撞击巡洋舰。始作俑者是英国著名的舰船设计师乔治?伦道尔,因设计“小船装大炮”的“蚊子船”而声名鹊起的伦道尔,是性价比理论的坚信者,他坚持可以建造一种小而便宜的军舰去战胜和替代昂贵的铁甲舰,这类小型军舰的重要特征是航速快、装有撞角、舰体外形简洁、隐蔽,能够利用其装备的撞角、大口径火炮对铁甲舰构成威胁。这一概念性的理论随即受到追捧,以至于本世纪后期,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很多军港里见到这类军舰的身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宣而战〗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