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强弱之辨(2/6)

霜。如果说俾斯麦以关税抵制贸易,开罪了俄国,那么中央党却利用天主教的教友展贸易,结交了奥匈。奥匈帝国日耳曼裔的上层贵族和南德各邦一样大多信奉天主教。

7o年代末,欧洲各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日趋激化。俾斯麦认为,这些国家之间的互相竞争有利于德国地位的加强,但是任何一国对另一国的胜利都对德国隐含着危险。如果俄奥冲突,胜者肯定是俄国,那么德国就要在东部边界面临强大压力,不利于德国对付西边的敌人法国。如果跟俄国结盟,又会引起英国的猜疑,导致可能的英法结盟。在这复杂的国际政治关系中,要决策确实很难。俾斯麦思量再三,还是选中奥匈帝国做了盟友。

9o79年9月21日,俾斯麦抵奥地利。因柏林会议奥匈得了实惠,奥皇在维也纳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款待俾斯麦。随之,俾斯麦在加施泰因与安德拉西伯爵密谈,拟出德奥同盟条约:

1.两帝国在受到俄国进攻时,双方必须以各自的全部武力相助,未经双方同意不得缔结和约。

2.若一方遭到另一大国进攻,对方须恪守善意中立。如俄国参与侵略国一方,则第一条立即生效。

9月26日,俾斯麦串通所有的普鲁士内阁大臣,压威廉一世认可此密约,威廉一世不赞成同奥匈结盟,主要是担心会得罪俄国。威廉一世害怕他的内阁大臣们全体辞职,只好让步。

1o月7日,维也纳,安德拉西伯爵和德国驻奥大使赖斯公爵签署了此项密约。

俾斯麦在密约达成后,马上故伎重演,越俎代庖为威廉一世草拟了一封致沙皇的信。信中说,大好人俾斯麦同安德拉西碰头是后者要说明其行将辞职。同时,还顺便签订一项关于加强德奥团结以利欧洲和平的协定。威廉一世只好将信工整誊抄,并签名盖章,寄出哄他的沙皇外甥去了。

紧接着,俾斯麦就展开了对俄外交工作。两年后俄皇遇刺身亡,俄德奥三方得以恢复三皇同盟,俾斯麦成功地阻止了俄法之间的接近。

柏林会议以后,德奥结盟之前,俄国财政枯竭,国内形势紧张。国外,英国海军仍在地中海,若英俄冲突,英国舰队即可立即过海峡而入黑海,控制俄国的黑海贸易。俄国指望恢复三皇协议,离间英奥接近而增强自身力量。三皇协议因德奥对它执无所谓的态度,早已名存实亡了。

9o82年5月,俾斯麦利用意大利与法国抢占失势,又乘机签订了意大利、奥匈和德国的三国秘密同盟协定。但此一举动又使俾斯麦和德国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一十七章 强弱之辨〗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