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柏林之行(2/7)

教授,被聘为所员,服务之初,国主忽命题曰,瓦斯何以爆而为火,汝试明其理。夫瓦斯之爆,巳成自然之事实,研究其何以爆,与研究天地间何以有生物,生物中何以有人之问题,几无多殊异。在他国学者,必不乐为此枯窘之研求,而该教授则欣然应命,冥索半岁,竟得其真,因此明煤矿中预防爆之方法,其能耐无谓之思索,大都如此。”

“德人之亲子关系,如鸟类然,羽翼长成,便听自求生路。当未离父母时,儿子稍有收入,便当缴纳食宿费,其价约与旅馆相当。至是则所谓亲子关系者,主客关系耳,故因食宿费而家庭诟谇者,数见不鲜。自吾人观之,不可谓非冷酷,然其性格,实缘是而养成,国无弃人,人无弃力,非偶然也。”

“德人处事,随在皆有科学精神,如浴盆,至琐事也,因调浴汤之冷暖,普通以摄氏三十八度为宜,然因各人嗜好不同,浴汤冷暖,往往异度,因于浴盆置寒暑表,生平喜用几度之温水,则置几度之浴盆,倾水其中,自能恰如分际,故市上有所谓摄氏几度浴盆之名词。自惰性民族观之,亦可谓不惮烦矣。”

“德人营业时间,较欧洲他国独多,如伦敦商店,星期三六,午后一时休业,星期全停,柏林则平日午前八时至午后八时,为营业时间,星期六且展至九时,星期日,午前十时,至午后二时,照常营业,而规定时间,非常正确,过时一分,决无丝毫交易,其国民性之精进沉着如此。……”

林逸青看完后,不由得赞叹出声。

这个江藤新平的小女儿,文笔已经比乾国的好些学者水平还要高了。

“晴子写得真好,单就是这字,就足够进翰林院了。”

“将军不要光看字,您觉得文章的内容呢?”江藤晴子不好意思的一笑,问道。

“你这篇文章,也足够进翰林院了。”林逸青正色说道,“能把德人之民性说得如此透彻,无论乾国还是日本,晴子都是第一人。”

“将军您过奖了。”江藤晴子害羞的垂下了头,“晴子自从跟随将军,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行文常有不能尽意之感,还得请将军多多指教。”

“指教可是不敢,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林逸青笑着拍了拍江藤晴子的手,江藤晴子抬起了头,林逸青注意到她眼中有不少血丝,知道这些天她为了给自己代笔,耗费了不少心血,心中一阵痛惜。

“这些天把晴子累得不轻,真是对不住,晴子今天一定要早些休息。”林逸青柔声说道,“我们在德国还要呆几天,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三十二章 柏林之行〗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17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