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燎原之火 2/3(3/4)
客气,但讲无妨,只要不违礼制,合乎情理,朕自当应允。”孔融闻言后面露喜色,不假思索道:“我朝新立,陛下大封群臣,满朝武皆有封赏,为何我太学院出仕的武将均有封赏,而官却无一受封?此举令微臣颇为费解,不知其原由,还请陛下明示。”此话一出,蔡邕、华佗和张机人神色大变,纷纷对孔融摇头示意,暗示他这番话说得有些出格了,甚为不妥∥何话已出口,再想反悔也为时已晚,于是他们人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李利,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利的神色,一旦发现不对,就立刻出面替孔融求情。与此同时,坐在堂下一味倾听却不发表意见的李玄和郭嘉二人,同样是闻声色变。孔融嘴上虽说是有事相求,实际上却是质问李利,为何对太学院出仕的学生区别对待,这是公然为自己的学生鸣不平啊〉得好听些,孔融这是想替学生们出头讨个说法;说得直白一点,他就是袒护自己的学生,公然出面给学生们讨要官职♀样以来,问题就严重了。孔融既是学院的老师和领导,还是李利麾下之臣,如此公然出面为自己的学生争名夺利,这岂是为师之道,岂是为臣之道?最重要的是,眼下堂的四位院长并不了解内情,根本不知道此次大封群臣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其就包括李利对晋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全面布局,只是眼下时机未到,有些事不宜公之于众,做得极其隐晦,说是半遮半掩亦不为过。可是他们不了解情况,并不代表李玄和郭嘉也不知情 恰相反,李玄、郭嘉以及其他六位军机大臣都是此事的参与者,如果说李利是始作俑者的话,那么他们八位军机大臣就是同谋,也是负责具体实施的执行者。“举公此言差矣。”果不其然,孔融的话音未落,李玄就立刻起身走到孔融面前,神色肃然道:“此次大封群臣乃是论功行赏,任何封赏均是有据可查,并非刻意偏袒,厚此薄彼~学院的学生出仕之后大多下放到各郡县为属吏,治理地方郡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短则两年、长则年载都不会出政绩,因此他们没有得到封赏亦在预料之,并没有不妥之处。相比之下,在军出仕的学生随军征战,冲锋陷阵、浴血沙场,只要他们英勇作战,不惧生死,就能有所建树、积攒军功,由此获得封赏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也不存在厚此薄彼之说∏以举公此话有失偏颇,听信学生们的一己之言,偏信偏听,不了解内情便贸然为学生鸣不平,实为不智。”李玄贵为相国,又兼领吏部尚书,管的就是官帽子◎此孔融刚才那番话就等于公然对他发难,他自然不能置身事外,遂毫不客气的予以反驳,言辞犀利,根本不顾及孔融的大儒身份和位比公的崇高地位,直接指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骁骑】最新更新章节〖第222章 燎原之火 2/3〗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2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