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你走眼了(2/4)



如今有时候一把红木官帽椅比两条新打制的凳子都要便宜,300块这已经算是高价,但明代家具原本就少,加上卖家也是圈子里的人,这价格就下不来。

如果是在拆迁户家里,碰到不懂行的,三件东西50块可能就拿得下。

看完椅子看其他,翁叶铭是从一个个布套里取出画轴:郑板桥的画、于右任的字…不过这其中,张楠最喜欢一幅启功先生1972年的山水。

如今启功先生还在世,他的画作字画出现的也相对较多,而且还只是私人之间的交易,拍卖那还是93年的事。

字画这一块不多,只有各式12幅,这还是翁叶铭成潘家园的爷之后,摊主们特意去搜集来的:没名的他根本就不要,一般的字画看不上。

瓷器先不动,翁叶铭拿出个盒子,里边用布包着十多枚银元,绝大部分都是各式少见版式的龙洋,只有一枚很有特色:袁世凯高缨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还带原光。

这玩样虽然今后价格不是天价,共和签字版和飞龙签字版才贵死人。

20几年后这种银元还挺常见——不过那时候见到的基本都是仿货、假货。

87年这会还没高仿的呢,甚至新造的假银元市场上都还基本不见。

拿出个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绝对原始版、真货。

“有点贵,50块钱。”翁叶铭说。

按照将来的升值空间,那还不如买官窑瓷器来得实在,不过张楠喜欢钱币,就没多说什么——银元永远是银元,就没个便宜的时候!

重新用布包起来,顺手递给关兴权,包在他那。

这瓷器就多了:清代各朝的都到齐了,连极少见的顺治官窑瓷都有一件,是个不大的黄釉龙碗。

清政权初立之际,各地战争尚未平息,而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业生产从晚明时已经衰弱,到清初期更加颓败不堪,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顺治那会还百废待兴,还忙着灭南明,清政府对官窑的生产根本无暇顾及。因此,如今流传的顺治时期的传世瓷器中,属官窑款的器物甚为罕见,品类也少,仅见青花,五彩,黄釉,茄皮紫等数种。

都还忙着打仗杀人,连满清皇帝也没心思去要什么好的瓷器——椅子都还坐得不安稳,没那心情。

就因为这个,如今流传下来的顺治瓷器,常见的多数为民窑产日常用具和供器之类。

“叶铭,终顺治一朝十八年,若将不多的顺治官窑传世品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章 你走眼了〗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3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