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暂不开发(3/6)
正有的是地方。
“……那帮子军阀还说我们给多了,一个村子随便给个三五头牛都是仁慈。
他们说的也没错,那帮子村民搬家速度比兔子还快,那些窝棚都不用拆,就把地里的木薯收了一茬,跑10公里就重新安家。
还把我们补贴他们的牛卖掉了一大半,换了钱和粮食,就留了几头。”
哈……
美国公司,人傻钱多,村民们大概就是这么想的。
至于那个小村子的人为什么要把牛卖了,张楠想着这大概和战乱期间留下的习惯有关系:牛,等再打起来,那就没得养牛的吃了。
至于放牧的……
人家大概能赶着牛跑路。
安哥拉村民的日常食物最普通的是木薯,那东西只要折根新鲜杆子往地里一插,浇点水,一年功夫就能收,最多再种点玉米。
去过非洲,知道那些木薯地看着就和矮灌木稀林子差不多,和华夏最南边为了提炼工业用淀粉而规模种植的木薯地压根不同。
华夏种木薯,那是整整齐齐、密密麻麻,而在黑非洲,这种植的木薯地要是不注意看,压根想不到那会是粮食地。
这非洲人很多种木薯属于“奔放种植”,插了杆子后就全靠老天爷看着。
原本的土地木薯抢收,估计够村民吃上几个月的,晒干了能吃一年都可能。把牛卖了,到时候还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战乱导致穷困,其实那里气候一年到头据说都和我们滇省的春城差不多,海拔1000多,降雨也有个一千三四百毫米,土地虽然荒一些,随便种点东西都能长,就是那里的人没钱……”
说话的是托马斯,“……如果安哥拉的内战继续打,我倒认为那块地暂时还是不要开发的好,等局势平稳了再说。
这会苏联开始垮台,无论谁最后得了政权,安哥拉政府也不敢撕毁和我们的协议,只要提前在那边建立个小型的落脚点就行,每隔个几个月、半年的派人轮换驻守。
人也不用多,十几二十个就足够,甚至还能真的按照协议里给的借口一样,召集一些当地人在地块远离将来矿区的位置种植农作物。”
“种木薯?”
张楠笑着道。
“不,玉米,那里的土地其实也适合种植玉米,只是那里的人不懂怎么科学种植,还懒。
安哥拉的玉米价格其实不错,要是只派几名农业技工,召集上几十个当地人劳作,我们派去的人的薪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二十九章 暂不开发〗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39/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