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电力革命的时代(1/3)
高温反射电炉的成果,让秦铠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东西电灯泡,后世最实用的钨丝,事实上是最难融的金属之一,而且也是最难加工的金属之一,而高温反射电炉虽然耗能巨大,但却为此提供了可能性。
不过,很快他就取消了这个打算,虽然政府在过去五年间投入了大量财力,并且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有效的引导,举国之内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都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尤其标志工业化成就的铁路,已经建成的铁路已达17000多公里,这放在欧洲也是个巨大的成就。
但是,电力设施的建设,整个国内的电厂事实上并未呈现迅速的增长,全国范围内建造完成的水电设施50余处、火电设施80余处,事实上,除了各省首府和广东、福建、上海等重要城市已经开始拥有基础的供电外,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电气革命,要在经济基础尚属羸弱的中国土地上爆发式增长,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
这倒不是秦铠无意去推广……这时代的欧洲,电力依然是稀缺能源,即便是工业能力最强大的英国,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供电业,全国大约有70家大型供电企业,发电站超过200个,但大英帝国那可是有着全面走在工业革命前端的基础。
但就是大英帝国,整个国家的供电系统完全是各行其是,各大供电企业也没有进行并网发电,而是各卖各的。加之交流电事实上并没有被立刻普及。供电距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反倒是在中国。由于秦铠对超级妄想狂的拉拢,这交流电技术早早就被开发完成,而环球资源财团更是秘密在欧美各国注册了相关专利,坐等供电公司来送钱。
只是,已然应用交流电的中国,在电力供应上依然是短板,地大物博在这种全民需求的资源面前,完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分母。工业部在这方面的投资上,也是有心无力,技术、设备、资金都能募集,但推进却十分迟缓。
不过,虽然工业用电力的不足,让秦铠推广这一技术遇到了瓶颈,但他却很明白这一技术的巨大能量,这意味着,小范围内制备高速钢、合金钢的效率将大幅度提高,而这些东西。对于初等重工业时代,那可绝对是神兵利器。
2个月后的5月11日。当来自南洋重工和马尾实验室关于高速钢刀具技术的检测报告送到秦铠案头时,这位共和国的首脑毫不犹豫的为这一技术团队签发了当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报告,而第二天,中国的主流官媒中国时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刊发了工业部撰文、关于国产新型反射炉投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1093章 电力革命的时代〗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