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主炮的新时代(2/4)
马,而更多的年轻军官,却是来自于国内的高等学院和军校,其中甚至有近4成的军官是来自于军工厂的技术代表,这也是北方舰队不同于其他三大舰队的最大特点。
秦铠非常热情的为在座的军官们一一送上从天津带来的元宵点心,同时,热腾腾的茶水、来自军方特供的卷烟也立刻摆了上来,而唐青山则非常得意的获得了额外的奖励——来自秦大总理的亲自点烟……不过,这根烟显然并不是那么好抽的!
“青山,炮术实战演习有没有什么难处?”时值还在过年时分,虽然有秦大总理坐镇,室内气氛倒也是融洽的很,但秦铠显然并非来北方舰队开新春联欢的。
唐青山刚吐了个烟圈,立刻举着夹着香烟的右手行了个军礼,“总理,汉级战列舰之前已经完成了5次试航、15次海上炮术弹道射击检测,此外,陆基火炮弹道测试已经获得了成功,13.5寸口径、42倍径主炮,有效射程15000米,基本符合海军的需求!”
南洋重工大口径火炮上的攻坚战已经持续了数年,目的就是为未来的海上巨舰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猛烈火力,整个中国舰队,目前装备的最大口径的是马尾火炮厂为大禹号生产的305mm、40倍径重炮,单炮重就达到50吨。
尽管秦铠为马尾火炮厂率先引入了套筒式加工工艺和英式紧固技术,不过,在这种跨越工程学、材料学、重化工产业的技术上,这时代缺乏的是指标性测量技术,能不能生产出大口径火炮,能生产出多大倍径的火炮,涉及到的可不仅仅是火炮厂的生产能力。
越大口径的主炮,就能在最短时间向敌人投射更大吨位的炮弹,这一点显然早已由秦铠灌输给了每一个中国海军的将领们……但是,炮膛口径的每一寸增加,都意味着发射药量几何级别的递增,对于炮管钢材的要求更是惊人的递增。
也就是在两年前,随着南洋重工高达30米的2500吨水压机落成,这座由最大构建达30吨的巨型机器,终于为火炮工业带来的超越瓶颈的契机,13.5寸的巨炮终于横空出世,而经过整整两年的不断试验,真正量产的海军舰炮终于搬上了北方舰队的武器平台。
当然,汉级战列舰装备的13.5寸主炮也并非没有遗憾,由于钢材品质上的瑕疵,最初生产的一门45倍径样炮,在经过50次的试射后导致爆膛的严重后果,这门主炮采用的是最为成熟的双层套筒技术,同时,还对炮膛关键部位进行了精密的铁丝紧固处理,但这一处理虽然强化了径向强度,但炮膛的纵向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1129章 主炮的新时代〗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