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马尾的败笔(1/4)

秦铠提出的这个问题,自然是难度极高,15000米的距离,即便在晴朗的天气,在中桅瞭望哨上大致可以看到目标的大致轮廓,而海军作战中,理论上最远目视距离,大约在22000米左右,而这极限距离上,其实看到的仅仅是船桅杆而已!

影响海军炮术最直接的因素,无疑就是测距仪的精度问题,新型的fa94s型测距仪,光学放大组件的放大倍率已经提高到这时代无以伦比的26倍,借助10米的高精度测距基线,理论上已经能够实现15000米距离上的测距!

但这还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尤其是在作战环境瞬息万变的大海之上……

黄朝显然也感到了这个问题的棘手,作为北海精密机械厂的技术军官,他可是阵风射击指挥仪的缔造者之一,而且,数年间,都在潜心研究和完善这一射击指挥系统,也就是基于机械射击指挥仪上的极大研发热忱,也是对北海精密机械工业技术能力上的了解,他才有在这里侃侃而谈的自信。

他立刻十分肯定的回答道:“总理,安装在天魁号上的96型阵风机械火控,要实现15000米距离上的远程打击,理论上是可行的,天魁号在10月17日进行的对岸打击时,实现了4轮齐射后对岸目标成功打击,但是……在双方战舰高速机动的情况下,炮弹飞行15000米需要19.2秒的时间,要准确击中目标。需要射击指挥官的极佳经验……以及很大的运气!”

听到这个敦实汉子十分精辟和中肯的回答。这让秦铠也是颇感满意。如今的英国人,建议中英海战的教训,已经将原本4000米的海军训练航距调整到7000米,而相比之下,德国人显然因为更多的接触中国海军,早已颇不接待的尝试8000米以上的作战可能性。

不过,因为德国方面根据转让技术研发的测距设备显然还在起步阶段,而射击指挥仪更是毫无头绪。目前还停留在仿制87型台风射击指挥仪的阶段,而以88型台风社会指挥仪的精度,配合德制210mm速射火力,在六七千米上,已经完全能压制英国海军的火力,而他们的问题,显然也是如何在这样的距离上击穿英国战舰的铁乌龟壳……

不过,这可不是秦铠要替德国人考虑的,他也确信一点,德国人的技术上和保密性上。肯定会做出一些让欧洲震惊的结果!

他更欣慰的是,整个中**工产业。正基于南洋重工这一坚实根基茁壮成长,而时隔不过一年余,北方舰队已经迅速接手了2型全新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事实上,四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1131章 马尾的败笔〗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