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超规模海军军备案(4/5)
持……皇帝陛下虽然大力追加了海军军费的支出,但是,德意志帝国的重工业力量,在海军建设上尚有瓶颈,我们迫切希望与贵国签署海军技术上的交流协定!”施莱尔十分诚恳、迫切的说出了他的第一个来意。
对于德国人可能的反应,秦铠其实早有预料,这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德意志帝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取的红利,让这个拥有强大创造力的国家在过去的26年间完成了工业化的现代进程,但是,如今的德国资本主义很大程度上还收到国内保守的容克贵族势力影响。
偏向保守的容克贵族们,强调是对他们有重大利益农业的保护,随着新兴工业的产生,部分投身产业的容克贵族们则趋向于关税保护和流通商品的生产,这直接导致了德意志帝国在重工业产能的早期投入不足,这个庞大的帝国,更强调的是像克虏伯、伏尔铿这样的精品重工!
在俾斯麦纵横的欧洲三皇同盟时代,这一生产策略确实为德意志帝国提供了最精良的武器,但随着威廉二世海权**的迅速膨胀,德国重工业已经呈现出难以支撑整个帝**力扩张的难题……反观大英帝国,虽然如今在国民经济已然落后于德意志帝国,但却拥有极大的重工业、尤其是造船业的实力。
现在的德国,需要来自海外的重工业支持,而自己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也正在快速转向建立整体化的工业体系和商业体系,而非早先由南洋体系主导的工业模式……
德国人的此行的目的,显然是希望中国加入到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但时至今日,秦铠根本没有下定这一决心,他立刻十分明白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亲爱的施莱尔,我们已经先贵国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技术帮助,但是,我们已经与英国签署了中立协定,所以目前而言必须保持中立的立场,所以,我并不能答应签署这类军事意义上的重大协定!”
秦铠的拒绝,施莱尔倒也没有表露出太大的失望,事实上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显然是德皇威廉二世突发奇想而为之,德国海军提出了庞大海军军备案,国家财力倒是并无太多问题,问题在于国家重工业基础以及海军造船业的技术积累……所以这位德国皇帝听到中国人的庞大造舰计划,第一时间就想到,远东中国可能由他需要的工业积累!
施莱尔来之前,显然也仔细推敲过这一提案的可能性,毕竟,德国必须拿出让中国人足以放弃英国市场利益的条件,但目前而言,德国显然拿不出这种条件……远东中国,可不是二十年前那个羸弱的国家,而是一个在远东强盛无比强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1139章 超规模海军军备案〗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