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工业的未来支柱(1/4)
詹天佑钱青的造访,自然不是来给送礼,对于这两位老部下,秦铠自然是熟悉的很,除了在各自领域埋头苦干外,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事情,几乎不大可能会专程来串门,结果,这两位的来意,还是多少有些出乎了秦铠的预料。
“主席,这些年的教育,确实是成果很大,如今各大学院大学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了国内各大行业的精兵强将,我们工程师协会里,三十来岁研究水准很高的年轻人不少,也让我这老家伙十分的看好!”不到50岁的詹天佑,如今自称老家伙,倒是很符合他在工程领域的地位,而他话锋一转,指了指旁边的钱青,“不过,现在像老钱这样肯踏实干活的,感觉很有问题啊!”
詹天佑这话里有话,秦铠自然是听得明白,而他倒是也大致猜到了一些,而旁边的钱青很自然接上话题,“主席,我们技工协会按照马尾技师工程师的评估方案一直在推行高级技师的评估,不过,如今年轻人进入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而工业学校的学生能吃苦,能在技工岗位上磨练十年八年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对四大重工以及一些大民企进行了调查,每年能通过协会评估的中高级技师人数下降十分严重……”
詹天佑和钱青带来的信息,的确出乎了秦铠的预料,至少在他的理念里,国家工业化教育普及达到较高程度之后,所谓蓝领工程师的矛盾才会显现出来,没想到。协会对这方面的调查,远比自己想像的要深入的多……这倒是公益性科技组织运作带来的额外成果。
而詹天佑和钱青带来的数据,则让秦铠也意识到,国内经济金融以及产业蓬勃发展下,这一关乎国家工业未来的大问题。必须要摆上台面来认真的考虑了……
建国初,南洋体系内的高级工师,拥有与高级工程师相当的崇高地位,而晋升到高级工师的难度,甚至远超工程师的晋升通道,以马尾重工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大量年轻人都是冲着工程师的发展方向而去,而高级技师通道上,由于过程的艰苦,以及如今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年轻人根本耐不住这种枯燥的技术磨练。技术有所成就,便迫不及待的进入薪酬更高的民资企业,或者自主营运产业了。
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从1900年开始的10年内,虽然海外行省大批移民进入大陆发达地区工作,国内技工培养的力度空前,技工协会发放的初级技工评估证书几乎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但是。中级技工高级技工的认证绝对数,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这信息,立刻让秦铠也感到了很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1263章 工业的未来支柱〗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