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局势大变(2/4)
意味深长的应了一声,由于中国的介入,整个欧战的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意志帝国原本陷入了被动。显然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一旦德国击溃法国的地面防御,届时发生变化的恐怕不仅仅是战局。外交上的局面恐怕也会发生难以捉摸的变化,这对于搅浑欧战这摊烂泥浆,那是大有好处。
他需要的自然并非也并非战争,但战争对于这时代而言,毫无疑问是获得国家利益的唯一渠道,这将是中国崛起无法避免的一道门槛,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这一届政府的最重要责任。就是尽量减少人民为此付出的代价,增加国家从中获取的收益。
稍晚一些时候。秦铠除了在海天大学校庆上发表了继续开放学术自由强化科技领域专利保护的演讲外,还向海天大学捐赠400万元用于设立专项科学基金。用于对从事技术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扶持,蔡绍基则当场宣布了专项基金的评选方案,将邀请包括南洋大学在内的十所高校的领域专家筹建理事会,评估年度专项奖励。
同时,蔡绍基还宣布了另外一个惊人的决议,海天大学将与上海律师协会达成协议,在这一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全面展开对科技成果的保护……这消息,对于如今学术氛围和研究成果丰富的海天大学而言,毫无疑问是发出了一个让全国震惊的信号。
秦铠在这时间宣布这一规模不算很庞大的科学基金,自然不是即兴而为的事情,工业和教育一直来都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有着充分前瞻意识的他,自然明白,这两个息息相关的行业,都不是什么能够快速提升的体系,即便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间取得了惊人的工业成就和教育成就,但事实上还有太漫长的道路要继续前进。
蒸汽时代的终结,电气时代即将统治世界,但是,这一切都离不开工业革新和教育革新,自从国家层面成立了“中华教育基金会”后,在十几年间已经形成了产业反哺教育的良好态势,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500万国币,成长一个跨全国乃至海外领地的超级基金会,每年为近170万名学生提供助学和生活补助,年支出超过7000万元。
这几乎是相当于1909年北京政府教育投入的30%,毫无疑问是壮大国内教育产业重要社会力量,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笔庞大的社会投资来源,几乎完全是来自于社会资金募捐和历年受益人群返还,形成了一种能够持续投入的高效助学模式,来自中国教育基金会的经验,更是在各地催生了一大批造福一方的小规模教育基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1300章 局势大变〗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