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东北大革命(2/4)
是外东北,这边的工业还在萌芽状态,用不着这么多人力,这些人将最终被送往越北石山煤铁基地,或许还有人有机会到南美一游。
而查抄这些贪官的资产和接收城内官府的资产,可谓是获利丰厚,初步清点就有纹银近0万两,粮食米面43万石,此外还有大量无法立刻估算价值的字画、古玩之类。大笔的资金和财物立刻被仔细登记,而这些银子的用途,秦铠也早有安排。
紧跟着刘永福的募兵令颁布的是以东北军管会名义发布的《东北新政令》,而这才是真正撬动整个旧体制的那个杠杆,秦铠借此大声的宣布了一系列他早就希望发布的政令。
新政令的核心有三点,一是东北土地全面实行国有化。同时保护普通百姓的土地权益,与军政府对抗的满清官吏的土地自然要没收,这些土地将被东北军政府用于组建农垦社,那些边军家属获得优先进入农垦社的机会,而大批被迫租佃土地的底层百姓,也无需在被迫缴纳地主高达七八成的租税,可以自由申请加入农垦社。
农垦社实现完全的包干种植,多劳多得,军政府抽取5成的土地税,用于农垦社社民的房屋建设和福利发放,大量从南方运来的工业产品也通过这一途径销售往北方,而北方的农产品日后通过同一途径销售往南方,通过马尾海运的途径形成良性的商品流通。
对于普通民众现有的土地,并不强制没收,而是鼓励他们主动加盟农垦社,当然,刚开始的这一时期,有土地的农民加入农垦社的积极性不会很高,毕竟没人会愿意把自家的东西主动送人,不过,秦铠相信,有效的商品流通带来的便利和利益,最终将会水到渠成……或许也会促发另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反正一切顺其自然,市场才是真正的主导者。
而新政第二点就是鼓励工商业,东北庞大的土地和相对稀少的人口,正是开展轻工产业的良好机会,而在两广早已运作成熟的粮食加工、榨油等产业十分适合东北的情况,这也有助于迅速提高东北农业的规模,同样,工商业的成长也能提升东北的税收。
第三点则是兴办教育,先在府、县一级设置免费小学、中学,日后将逐步扩大到村镇一级,并且同步筹办东北大学。
这三大核心新政带来的是看得到的大饼,而军政府同时也发放了能够拿得到手、实实在在的好处,黑龙江城各家各户按照人口多少可以拿到2元到5元的光复金,整个黑龙江城共有在籍的人户计两万三千余,这一政策出台后,各村镇又新报流民户几百,累计发放了八万多的南大洋,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657章 东北大革命〗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