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金融帝国(1/4)
六月二十三日,正当中英谈判似乎步入蜜月期、而中俄谈判则彻底的冰冻之时,几乎国内所有的报纸都刊发了一条重磅消息,这一次,列强不再是消息的主角,国内洋务先锋广东再一次让国人感受到它那无以伦比的吸引力,消息自然是与银子和利益有着直接关系的。
广州,作为南洋体系的核心所在,更是南洋工业的中心所在,不过,对于南洋体系高层而言,却都知道,整个南洋工业体系,在广州的仅有很小的一部分,为广东创造着巨额商业税的广州工业区和周边府县蓬勃发展的新生产业,现在都并非属于南洋直属的产业,最多也就是由南洋体系控股而已。
不过,作为两广、乃至于这时代中国唯一的大型银行——南洋银行,现在越来越凸显出存在的重要性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两广工业区内不少产业的贸易额已经动辄数十万两白银,若是以金银交易,虽然未必不能操作,却是实实在在的麻烦。
当然,这一切在广州已经毫无问题,由南洋银行开出的汇票已经完全取代之前外国银行的才能操办的汇兑、贴现、兑换等信用业务,所以,在两广商户之间的大宗交易,都习惯于到南洋银行开办的交易所进行,只需要支付极小的服务费,就能轻松的办结大笔资金的结转。
更直接促使南洋银行一统江湖的。这其中自然是秦铠的策划,随着广州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日益增多,加上有广东铁路等一系列利润丰厚的铁路公司投身其中,这广东股票市场的巨大利益已经完全吸引了国内资本的眼球。
而两广总督府在秦铠的授意下,作出上市工厂保证金、股民股金、股票分红及纳税都必须由南洋银行来进行办理,对于原本真金白银交易的股票市场,由于这一条政令的作用,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就过渡到银行券和银行兑付的新时代,而这直接为南洋银行创造了每年超过500万两以上的收益,这还不包括代扣税的两广财政收入。
南洋银行的大佬陆义锦在离开阜康银行号所经历的这一切。都彻底颠覆了他原来理解的钱庄产业,一切的收益都来的堂堂正正,但这却已经完全超越了当初阜康银行能想象的规模,他现在完全不担心如何拓展业务。
而现在陆大掌柜唯一想要做好的,就是把南洋银行目前已经膨胀到巨无霸级的现金彻底的管好,现在账面上都有近一亿两千万两的现银,而南洋银行的资产也已经在过去两年秦大总督不断从海外注资后,膨胀到了八千四百万两的规模。加上钱息、汇兑、放贷等等收益,每年都达到50%以上的增长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699章 金融帝国〗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