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两封电报(3/4)
,对于刚刚崛起的欧洲强国德意志来说,无疑也是充满诱惑力的。
但是,德国的海外殖民计划,显然受到了两个老牌殖民帝国的挑战,英国、法国在这方面远比德国走的早、走的远,要想在死对头法国人和这时代唯一的超级帝国大英帝国的夹击下,开拓海外殖民地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俾斯麦在1883到1885年间开辟了有限的几块殖民地后,很快意识到投入大量的人力,组件庞大的海军去开拓现在价值有限度海外殖民地,无疑是一桩表面光鲜的赔本买卖,所以,现在的德国殖民政策被有条件的搁置了下来,但这使得政府将要面对国内反对派、甚至军方的强烈舆论压力。
而这一次,施莱尔为德国带来了的消息,虽然仅限于高层知晓,但是,俾斯麦首相已经意识到,这消息将非常有助于减轻政府搁置殖民扩张政策的压力,这种归属德意志帝国管理的远东大型港口,虽然和殖民地有些区别,但是港口主权属于中国,安全方面可以有中国人来负责,德国付出微乎其微,但获得回报却是十分的可观,而且必定将为德国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位高明的外交家,很精准的认识到,一旦创造这种海外扩张新模式,国内轻工业资本、汉堡、布莱梅财团将会为自己在远东创造性的成果欢呼鼓舞,而这几年来,自己与这些国内势力之间的矛盾也将大大缓解……
俾斯麦甚至对于这种新的海外合作模式感到十分好奇,可以说,这个新型的港口租界模式,完全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殖民模式,也有别于自由港的形式,甚至很难匹配于以这时代有的任何一种国家之间的合作模式……
他私下和自己的亲信、陆军内阁长官阿尔伯蒂内尔讨论时,颇为感慨的认为:那个和德意志帝国有多次非凡合作的中国秦确实是一个非凡的人物!
俾斯麦首相的电报,已经让施莱尔颇感惊讶,以他在国内人脉所了解的,俾斯麦首相对于海外扩张完全持压制的态度,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秦铠抛出了这个根本算不上殖民地……甚至连租界都很难算是的合作框架,竟然得到了首相的如此热忱。
在电报的结尾,俾斯麦以德国式的口吻表彰了施莱尔多年在华的工作成果,认为他是德国十年来最优秀的外交官,同时赋予他全权谈判代表的权力,让他必须立刻跟进与中国的谈判,在中德旧条约谈判草案的基础上,将德国利益与中国友好进行深度的挖掘,为德意志帝国在远东创造更多的价值根基。
作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施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工业中华】最新更新章节〖第721章 两封电报〗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34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