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一堂课(4/6)

作品:《工业中华

三个月进行一次考试,这是秦铠刚刚通过赶印出来的,这关于课程的说明没有任何老究式的名词解释,只有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和论断。

“中国工业的现状?”

“海权论!”

“巨舰大炮时代的开启!”

“炮弹是如何飞行的?”

“火药是如何爆炸的?影响火药爆炸有那些因素?”

“船只速度受那些因素影响?”

“蒸汽机是否是工业机械的终结?”

“机器工业的未来是什么?”

“……”

显然这份奇特的授课说明得到了员们的普遍关注,马尾船政的员中多数是来自本省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有就是开明官宦家的子弟,对于大多数员来说,在这里读书能获得免费的伙食和每月四两白银的补助,这是他们在这里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仅仅有这种思维的生,显然不是秦铠所需要的,他需要的是有能力、有热血、能睁眼看世界青年,虽然这要求在这时代显然有些奢侈。

三月十一日,是第一堂《机器工业》的上课时间,秦铠8点钟就早早的来到了位于前堂的教室,这是一间能容纳30人的中等屋子,不过进入教室的瞬间,让他着实吃了一惊,屋子内已经满满当当的坐满了员,年龄看起来从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的都有。许多员显然因为没有位置,自带了凳子坐在走道和最后排的空地。

秦铠不知道的是,虽然他在堂里偶有出入,但是现在却早已名声在外,因为他是这里唯一的一个讲汉人教官,加上连升三级的戏曲性故事,更是让他名声正隆。

他今天穿的是官服,毕竟这里是官办的堂,这让他颇有些不舒服,这衣服上画的禽兽和脑后那根假辫子,实在是有些憋屈,所以他选择笔挺的坐在讲台上,目光扫视着下面的员,并没有下去和生做什么交流,前世的经验告诉他,保持教官的威严在某些情况下是必须的,尤其是军队。

他冷冷看着下面这些员,心中却有些火热的东西在燃烧,就是这些普通的员中,日后走出了中国近代工业和军事的诸多人才,马尾堂不过区区数百员,却在抗击列强的战斗中舍身浴血,写下了不朽的浓重一笔。

美国人马克在他的中国游记中曾今记录过这些马尾船政的员们,哪些中国的员非常聪明,只需要短短一个月的补习后,就能在课堂上听懂英国、法国教师传授了各类科目,他们全年只休息不足10天,剩余的时间都在拼命的习,但是这里看不到西点军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工业中华 最新章节第9章 第一堂课,网址:https://www.384g.com/html/0/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