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触中G点(2/5)
任并州总管一年。开皇二年卫王杨爽转任凉州总管,三年挂帅北伐。杨广正式赴并州就任。杨广在并州任总管时,当时并州府只辖十三州。在并州三年后,开皇六年杨广转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后又任雍州牧等职。隋后于开皇八年任平陈元帅,九年复拜并州总管,此时并州总管已统辖三十余州。同年,江南叛乱,杨广转调扬州总管,与秦王杨俊对调职务,杨俊转任扬州总管。此后杨广自开皇十年一直到开皇十八年底一直担任扬州总管之职。而秦王杨俊也自开皇十年一直到开皇十七年担任并州总管之职,直到十七年由汉王杨谅接替并州总管之职。杨谅接替杨俊后,皇帝将并州总管府与河北监察道合并,并州府达到国朝史上最大规模,拥有整整五十二州之地,尽辖北齐故地。不过杨谅在并州两年,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原河北地区诸州,特别是幽州总管燕荣等地方大将,根本不买他的帐。年底时燕荣案起,河北北部诸总管刺史被连根拔起,杨谅还没来的及高兴,并州总管之位却又易主,再次回到了晋王杨广的手中。
不过许多人注意到,尚书省下发的明敕里却也还有一个补充,晋王因病暂时在京休养,由河间王杨弘权领并州总管职。似乎就如当年杨广第一次任并州总管时一样,并没有到任,而由卫王杨爽权领,而这次不是皇弟代领而是皇从弟代理。
本来最受当今至尊和圣人宠爱的皇五子汉王杨谅,被调任荆州总管。荆州总管府这个国之南门,在总管空缺了一年多后,终于有了一位亲王坐镇,也改变了数任外姓臣子担任荆州总管的局面。从并州大总管调任荆州大总管,所有的人都能看的出来,这明显是有些贬谪的意味了,许多人都纷纷将之解读为去年汉王东征的失败,使得皇帝不满,最终汉王被调离了重要的北方,调到了荆州地区。当然也有人这是因为如今中原与草原即将大战,皇帝用晋王换下汉王,是因为晋王是所有皇子中带兵经验最多,同时治理地方最有经验的一位皇子。甚至还有人,晋王的封号是晋,汉王的封号是汉,这次二王的调整,这是让他们的封号实至名归,甚至因此还有人皇帝要实行分封制度,要给诸皇子皇孙们分封建国。以后晋王的封国就是并州,汉王的封国就是荆州了。
当然对这种猜测也有许多人反驳,理由就是秦王杨俊这次却是从荆州调到了扬州,而蜀王杨秀也从益州调到了秦州,新封的韩王则从秦州调到了蜀中。
在蜀中坐镇了十八年之久也没有挪过窝的蜀王,第一次从蜀中调出,移镇京西的秦州,原本皇孙之中第二个封亲王的韩王杨昭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返大隋】最新更新章节〖第376章 触中G点〗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44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