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须弥山和不周山(2/3)

、八海、四洲构成的国土,称为一世界或一须弥世界。一千个须弥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倍的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由于有小中大的区别,所以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为一佛的化境。此世界乃是为六趣二十五有界的有情作依止,相对于有情世间,而称为器世间。

在六趣中,地狱(奈落)在南阎浮洲下一千由旬至四万由旬间,有等活地狱至无间地狱的八热地狱。其眷属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位在各地狱的四门。又,八寒地狱亦在其附近,南阎浮洲以及东西二洲,也有孤地狱散布。一说地狱趣在大铁围山间。其次,饿鬼趣除居其本处南阎浮洲下五百由旬外,也散住于人天间。畜生趣以大海中为本处,而遍在诸趣中。阿修罗趣以须弥山麓与须弥海为本处,又遍在各处,以和忉利、四王二天战斗为事。人趣居四大洲及其眷属八洲,但南洲所属的遮末罗洲,是罗刹的住处。四王、憍利等六欲天,及色界、无色界都是天趣的住处。

二、不周山

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不周山也是盘古的一个部分,不知道是哪个部分,可以称之为天柱,虽极其重要,但却“不周”。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只可惜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传言曾有凡人为见神仙一面而只身上山,但却未曾见其返乡。自此之后,人人皆炼其身,锻其骨,以使得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攀登不周山,后由于天条的放宽,无数凡人开始修行,为使自己能早日功德圆满,不少人开始竞相挑战不周山。

《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 焉。”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包含天柱。无论如何,这个天柱本身就有缺陷。翻译出来的大体意思是:过去,有个名共工的与另一个名颛顼的争夺帝位。共工因不能获胜而发怒,用头撞不周山,致使折断西北角的一条撑天柱子,和东南角的一条系地大绳。所以,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移动;而地面向东南方低洼,水和泥沙都流向东南。

《山海经. 西山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异界入世修行】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十六章 须弥山和不周山〗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45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