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尸变(3/4)

骨、尺骨等依次放入,再把头颅放在最上面。如此,整副骨架就清清楚楚地分段垒放装入了小小的“黄金瓮”。尸体内脏部分则劈碎棺木,生火将内脏、衣帽、秽纸等物一并焚烧。当浓浓的黑烟从青翠的山林像巨大的柱子一样高高升起来。油脂扑鼻的恶臭连鸟兽都避之犹恐不及!

“文革”时期,永安罗坊公社也曾发掘过一具“养尸地”的僵尸。在做本地民间葬俗社会田野调查时,当时的公社干部某某告称:当时。该公社后山有一处古墓。周边农民经常前来烧香祭拜,被乡干部斥之乱搞“封建迷信”。于是,叫来武装基干民兵和下乡知青,一干人马挥锄头舞棍棒干劲冲天地将坟墓捣毁,并把棺木掘出强行撬开。只见棺内一具女尸两颊温润擦着鲜红的胭脂,白生生的青面獠牙暴突在外,衣冠等饰物完好如新。从绣花罩被下露出修长的双腿。脚上尖细的趾甲长短不齐地穿透三寸金莲。大家惊呼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后来,还是农民将尸体回葬,并烧了好些纸钱。如今讲起来。尚心有余悸令人后怕。

5﹑古尸

中国古尸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据史料记载:“一九七二年,我国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女尸辛追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她死于公元前一百八十六年。时年约五十岁。辛追遗体从墓葬中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等尚有弹性。”这是世界现历史悠久的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我们永安不可能有类似西汉马王堆这样著名的古尸,但研究地方丧葬习俗文化亦是一个重要课题。根据《中国古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将古尸分为:干尸(分为人工、自然两大亚型)、尸蜡、鞣尸(又称软尸)湿尸四种。永安贡川的清代古尸经初步观察他的主要特征即:尸体外形完整,皮肤有脂蜡样物质。体表油腻富有弹性,毛发保存牢固。手脚关节组织柔软,整尸已经形成尸蜡;同时墓室环境潮湿温润,棺木密封完好,空气隔绝封闭良好。因此,应属于尸蜡类型。

6﹑尸变

尸变是指死尸受了某些外间因素而突然复活,但这复活的死尸已失了人性,只是一具没意识的行尸。这种说法在民间比较盛行,故此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中的第三篇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尸变的故事。

所谓尸变,乃是人处于生死之间的过渡期时,也就是佛教中所称作的‘中阴身’的阶段,受到了某种外力的作用,共有十八种外力,导致十八种尸变。例如无月的夜里,阴性的猫恰巧在这一时间跳跃过尸体的心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异界神帝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一章 尸变〗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45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