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 立学称子(1/5)

两个太监先去荔原堡,战斗的主力就在荔原堡。=不过许多将士都害怕孙沔,大半支支吾吾不敢言,但两人逼问,也不得不说,说了一部分,基本与叶指使所说的十分吻合。

于是他们又回到庆州。

虽然孙沔是高官,可自己是中使,代表着是皇帝,有权过问。但孙沔粗暴地说了一句:“老臣向陛下写了辞呈。”

这便是士大夫纂造出来的祖宗家法,说赵匡胤临死前留下三道遗嘱,刑不上士大夫,不得加害柴家子孙,永不加赋。屁的话,试问柴荣的几个儿子那一个平安长大了?赵匡胤杀了多少贪污的文官?

况且他连遗嘱都准备好了,还不立即扶持儿子准备接位?

至于那个永不用南人为宰相的碑文更好玩,赵匡胤朝时那有什么宰相台谏制度,玩来玩去,还不是三赵马车,赵大,赵二,赵普。后面赵普玩废掉了,又准备扶持赵三,结果赵大到了赵三家私会了几趟后,就被赵二干掉了。准确说宋朝的宰相台谏制度是从赵匡义手中才出现雏形,宋真义时才真正完善。与赵匡胤有何关系?与永不用南人做宰相有何关系?

实际它们不是祖宗家法,而是士大夫心中的一个标准。

王巨含蓄地说了一声,调走孙沔。可那样,司马光等人就满意了?

司马光的谏奏也不能全相信,许多谏奏是捕风捉影,夸大其词。

不过欧阳修就是靠大嘴巴发家的。司马光现在干的事。他以前不知干过多少回。司马光那些说的可靠。那些不可靠,他还是能甄别出一个大概。

至少司马光这次弹劾,十之是真的。

要命的是他与韩琦一起让赵曙拖下了水,自顾都不暇,那有空拉孙沔。因此写了一封快信给孙沔,信中用委婉的语气请求孙沔致仕。

只要老孙一致仕,这件事也就结束了。

果然听到致仕二字,两个太监问都不敢问。害怕将老孙逼急了,这可是人家的地盘。

不过元旦也就要到来,自己两人回到京城正是新年之时,新年新气景,自己带回去的却是一桩桩糟糕无比的坏消息,这个脾气同样糟糕透顶的官家会怎么看?弄不好自己两人会悲催的。两人想了想,又转到了王巨那个小煤矿。

就是拖时间吧,拖一拖,再到延州去一趟,回去后。也过了元宵节,那时不管什么消息都能禀报了。

煤矿前一堆堆石炭堆得就象小山一般。

人多啊。又用了火药,开采速度快,还算好的,运走了不少,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暗黑大宋】最新更新章节〖第二○七章 立学称子〗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51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