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九章 带头(3/5)

那是美名,可召了那么多次都推辞了,换谁都会恼火了。

曾公亮就说道:“王安石文学器业,都宜大用,累召不起,必然是生病了,不敢欺罔。”

吴奎便说道:“王安石以前纠察刑狱,争刑名不当,有旨请他谢罪,但他拒旨不谢罪。臣以为他一定以为韩琦沮抑他,所以才不肯入朝。”

曾公亮又说:“王安真辅国之才,奎所言乃是荧惑圣听。”

吴奎说:“臣曾经与王安石同领群牧,看到其人刚腹自用,行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然而吴奎脸色却沉了下来。

先说王安石。倒底王安石是想做什么?吴奎猜对了一小半,不仅是韩琦,还有时机,时机未成熟,所以王安石不愿出山。这是干嘛,将自己当成了姜子牙还是诸葛亮?人家确实将自己当成了诸葛亮与姜子牙。因此王安石在坐待时机。

那么他在江宁怎么知道时机?韩维哪!

王安石的舞台还没有到来,为什么曾吴二人争王安石,吴奎那确实不喜王安石的作派。

曾公亮呢。实际这时想开始产生了一些想法,这几年他明为二号首相,还不如欧阳修呢,在韩琦与欧阳修压制下,他几乎成了一个隐形人。王安石来到朝堂,自己敲打敲打,那就是自己人了。敢情他以为王安石会是打酱油货色。

这个争执无所谓,关健他没有将吴奎当作一回事,连一个荧乱圣听都冒出来了,吴奎会高兴吗?

韩琦老神在在。赵顼这个棋子将会被自己破掉了。

韩维一看不妙,连忙说如诏王安石知江宁府。大家说王安石必辞,召到京城来做京官,翰林学士都不同意,还什么江宁知府。

韩维说不会,又讲了一大堆道理,反正都是王安石好话吧。

然后回去立即写了一封快信给王安石,介甫,好了,快出山吧,再不出山,马上皇帝也恼了。

王安石得信后,立即出山,前去江宁府……

听到王安石出山,赵顼又松了一口气,不错,高人终于出来了。那么自己得给高人铺路吧,于是立授吕公著与司马光为翰林学士。

吕公著如何下去的,反对濮仪之争,也不是韩琦的人。

御史台,再到西府的文彦博,再到中书的吴奎,然后到两制官。一张稠密的网结成了。司马光一眼就看穿了赵顼用意,干嘛,想让俺做炮灰哪,休想,于是说:“臣不会写四六体。”

写草诏书,必须用四六赋体做文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暗黑大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〇九章 带头〗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51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