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气(3/5)
心胸狭隘,是王安石与吕惠卿关系恶化的罪盔祸首者。这才是真实的王雱,而不是后人眼中那个神经病妖魔化后的王雱。
但是王巨也陪着小心。
王雱死后,王安石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了《题雱祠堂》祭奠:
“斯文实有寄,天岂偶生才?一日凤鸟去,千年梁木摧。烟留衰草恨,风造暮林哀。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
这首诗王巨记不得了。只记得王安石大约用了一个凤鸟的典故。凤鸟是世人对孔子的尊称,千年梁木是也子的自谓之词,恐怕王安石心中不服气啊。
想当初他进入东府时,国家是什么样子,父子俩努力,现在国家是什么样子。因此自傲地用了这两个词,然后立即召来邵雍等的大肆批判,父子相圣。可谓无忌惮者矣!
但也说明王雱在王安石心中的地位。
王巨唱了一喏后,细细地看着这个青年。
长相文静,秀气,瘦弱。颇有点戏文里书生的样子,另外姿态有些顾盼自若,有才情,老子上位,即将改革,肯定有些小得意。
但就是瘦。
胖唐瘦宋哪,不过在王雱身上这个缺点就无限放大了。
人一瘦。抵抗力能强吗?
或者说国家一软弱,光有挤地皮管屁用哪。
“见过子安。请坐。”王雱客气地说。
傲气是有的,但也不是王巨想像中的眼高绝顶,抬着头用鼻孔看人。
两人坐下,王雱让大伯上茶。
“久闻子安大顺城之大捷,当我朝之王玄策,班超也。”
“元泽兄,你折杀我了,我虽于大顺城之捷中有功劳,但主要功劳还是蔡公,况且蔡公也无王玄策与班超之能。”王巨说道。
这两人,一个是一人灭印度,一个是带着三十人部下平定西域诸国的超级大能,不要说蔡挺了,王韶恐怕都不及。但宋朝就是有这样的能人,在这种内敛的环境下,也涌现不出来。
“子安,这次下去看河,可看到百姓的苦难?”
“看到了一些,好的,不好的,不过论苦,真正苦难的所在是边区。哪里不仅是苦,而且连命都保不住。”
王雱语塞了。
他疏忽了王巨的出身,那是被逼得十三岁就要做背骡子的所在,河北再苦,还能苦过那个小破寨子?
王巨一笑,道:“元泽兄,这样吧,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马上我就要走了,临行前我只说两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暗黑大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气〗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51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