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点将(2/8)

的百姓……”

“晚婚晚育?”赵顼奇怪地问了一句。

“结婚生育尽量晚一点。如果能做到这些,大宋就可以确实两百年无忧了,诸公或者问两百年后怎么办?那太遥远了,但如果真的想两百年之后,那只有一条。提高技术,不仅是新机器,还有肥料,种子的改进等等。否则不用多。我说三十年也许夸张了,五十年后我朝必因此而危矣。”

王巨说得还有些夸张。

首先这个人口增涨的比例不对头,不是搜刮出多少隐户,或者南方收回了几个州,那几个州实际也没有多少百姓。

这个激增主要还是王安石发起的农田水利法,包括江东圩的开发。还有王巨以前敲边鼓的辅助性措施,现在开始收红利了,带来了第一波人口激增。

如果未来朝廷不变动王巨这些政策,那么十几年后,宋朝又会迎来第二波人口激增。

但过了十几年,激增的速度必然慢慢地降下去。

其次王巨说得确实有些夸张。

只要宋朝不出现宋徽宗这样的人物,再加上拓出几路之地,以及新机械的出现,不敢说象后世水泵那样普及吧,至少会起到一些作用的,以及这些杂粮的提前出现并且重视之,那么宋朝能容纳的百姓数量是两亿五千万之巨。

为什么说两亿五千万,而不象清朝那样四亿多人口?

且看清朝的疆域面积吧,也许西边的不适宜多少百姓生存,但还有一个北大荒呢。

其次就是作物的产量,可怜江东圩那样的肥沃淤田,一亩地能收五石稻谷,那就算高产了,至于其他地区,一亩地稻谷产量只有三石左右!再想一想后世的亩产千公斤吧。

再到麦子,亩产更低,连两石都没有。

清朝也没有那么高的产量,但清末时技术已经在提高,产量最少远超过宋朝了。

因此王巨琢磨着,宋朝人口一旦膨胀到三千五百万户,才能发生种种危机。但过了这两波政策红利,想膨胀到这个数额时,那最少得一百多年后了。

然而兼并如果恶化,税收再度变得不合理,什么也不好说了。

不过若是调控得当,说不定也真能延续两三百年。只是事实不是向后者发展,而是向前者发展……

王巨之所以将它说出来,不仅是为了迁徙百姓正名,主要还是担心以后,赵顼一死,高滔滔说不定会改变这些政策,那么自己所做的努力,就会毁于一旦。

并且高滔滔绝对不是象金大神所写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暗黑大宋】最新更新章节〖第800章 点将〗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0/51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