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王颂的春天(三)(3/4)
够理解他的心情,他的薪水比自己要高些,达到了国内相当高的一个水平,月薪一千元!要知道这时候买辆外国来的汽车也不过六七百元而已。
“那怎么办?”许璇苦恼了,他其实对钱没有过多的需求,典型的属于有钱没地方花的人。
“我倒是从他弄那个希望基金里得到一个想法,正好,和你商量下。”
“快!”
“你记得王先生有次讲课到很多年轻教师和学者有想法,但没有研究费用,极大的限制了他们发展的事吗?”
“记得,当时我还深有感触,年轻时就是这样,你是……”
“我们也成立一个基金,给年轻人提供经费,让他们课余搞研究,你看如何?”
许璇大喜,随即蹙眉道:“好是好,可光凭你我,就是把薪水全部捐出来也是杯水车薪。”
“叔玑,你钻牛角尖了,你我二人自然不行,可这北方大学我相信还有不少人会赞同我们的想法,人多力量大嘛!”
“对!对!”
有了想法,二人根本坐不住,直接找来几个院长和知名教授,把这事一,立刻博得响亮的掌声,好事,绝对的好事!有几人直接表态,全部捐!马君武倒是没有头脑发热,那样做赵子赟绝对会干预,他提议每人必须留二百元费用,“别忘了,赵主席得好,为国,还要为家!”
“马先生的话没完啊,还有爱的人呢?”
众人哄堂大笑。
北方大学再次引起轰动,六十多名高薪酬教授将工资绝大部分捐了出来,成了了科学发展基金,首期捐款达到两万多元,以后每月各位教授还将捐出一万多元,当年轻教师得知能够自主确定研究内容,申请基金支持,顿时爆发出无法想象的热情,赵子赟已经让北方大学的各项仪器设备远超国内其他大学,如今再有经费支持,无数想法产生了。
研究要和生产挂钩,赵子赟请教老师后,采取了国外才刚刚兴起的企业资助模式,他让光华集团张瑞找察哈尔医学院院长孙柳溪签订合同,光华集团出资二十万,委托医学院对几个国外的西药进行仿制,永兴集团燕鹤鸣与农学院院长许璇签订合同,出资二十万,对食用油、奶粉、肉类等深加工产品进行开发,在这件事顿时上了察哈尔日报头条,随即北平、天津和南方各大报都转载。
马君武对此很是开心,也佩服赵子赟居然能够想出这种法子,将生产和研究挂在一起,随即,另一个大合同让他坐不住了,老先生直接自己挂帅参与。这个合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第三极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205章 王颂的春天(三)〗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01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