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战后(3/4)
日军有生力量。
这一点让赵子赟感到欣慰,手下将领已经从战略眼光看待全国战局,会议后,他将会议上形成的一些看法做了总结,给老蒋发了密电,希望老蒋能够关注上海周边的沿海地区,警惕日军的突然登陆,同时提出两点建议,尽可能的疏散华东地区民众,如果要保首都,撤离民众非常必要,二是加快华东工厂向内陆转移的速度。
察哈尔的胜利给了老蒋信心,他决定在淞沪打下去,至于登陆的问题,老蒋无解,华东海岸线这么长,日军可登陆的地点极多,他已经没有多余兵力来防这个,赵子赟没有提出杭州湾问题,是怕爷爷提醒的发生改变,一旦南京真的派重兵防范杭州湾,日军临时根据战局调整登陆地点,那他就是弄巧成拙,而且他根据上海现在的战局和佛采尔探讨过,佛采尔认为日军从长江口再次登陆直逼南京打破僵局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判断是因为察哈尔在北方的牵制造成的,日军现在并没有完全占领华北,山东依然在手里。因此,南京在长江北的后路完好无损,杭州湾登陆只能造成上海战线动摇,却不会对南京产生更大威胁。
至于撤离民众,老蒋思索再三,有限接受,国民政府建议战区民众后撤,并不强制,随即赵子赟发通电,建议战区民众后撤,一是为了自身安全,二是让前方将士打得放心,少一些后顾之忧。
他的通电起到了很大效果,民众可能舍不得离开家乡漂泊,但不要成为前方将士的负担却是让很多人响应,这有先例,察哈尔在二十九军撤离北平,被动接受南口时,唯一做的事就是疏散了怀来、延庆两地的民众,这被证明是明智之举,不但给日军造成很大不便,难以搜刮物资,察哈尔反击时也毫无顾忌的攻击,尤其是山地师偷偷进入八达岭地区,就收益良多,很多村庄都没人,极大的避免了消息泄露。
战区民众开始大批撤离,投靠内地的亲戚朋友暂时避一避,在察哈尔的上海商人也开始将家人想法子接来,在他们看来,察哈尔安全多了,这个举动引发了上海地区不少人出逃察哈尔,两个月前是看不清楚,现在可是一清二楚,日本人向打进察哈尔,没那么容易。
两个多月,赵子赟几乎没回过家,反正回去陈娇儿也不在,在察哈尔开始准备实施复仇者计划时,陈娇儿几乎没在一个地方待过四五天,后勤压力让她难以喘口气,药品、粮食、被服,一件件让她忙得头晕眼花,不得不从基金会那边借些人手来帮忙。
省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陈淑珍已经完全不知道时间,天亮干活,夜深抽空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第三极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398章 战后〗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01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