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忙得很呢(4/5)
到关系最复杂的第二战区居然没什么纷争,这让他对起到关键作用的赵子赟更加重视,有心想把十四集团军调离,可考虑到山西战略位置重要,加上贸然调离十四集团军反而会引起一些质疑,思索再三,他还是决定让戴笠加紧对山西、察哈尔和绥远的渗透,利用日本人削弱,甚至消灭赵子赟的念头再次萦绕心头。
消息也很快传到日本人的耳中,山西不比察哈尔,日本人在这里的地下势力也是盘根错节,不少人和日本人还有瓜葛,赵子赟大力支援山西各集团军让华北方面军有些担忧,经过分析,参谋部认为第二战区的实力远远超过其他战区,凭借太原和察哈尔的兵工厂,山西守军也能够承受巨大的消耗,光凭两三个师团是不太可能攻破山西的防线,如此一来,兵力不足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
此时南京保卫战已经开打了一个月,华中方面军依靠飞机、大炮的绝对优势,突破了锡澄线,抵达南京外围阵地,两边正展开激烈的攻防战。东京大本营现在面临抉择,是集中力量先取南京,还是两线同时作战?
帮助东京大本营做出决断是天气,进入三八年一月份,北方地区异常寒冷,察哈尔、绥远大雪纷飞,别说作战,就是训练都很困难,平津地区和河北、山西大部也降下暴雪,道路情况非常糟糕,这种情况下,继续进攻山西是不合时宜的,由此也让日军进攻河南的价值变低,参谋本部中,认为占领南京就能彻底打垮中国人意志的呼声变高了。
除此之外,不论是华北战场,还是淞沪,南京战场,日军都没表现出所向披靡的态势来,因此,占领中国首都已经不仅仅是巨大荣耀,也是给日本国民一个交代,更是提振士气的唯一手段。
天气对日军有影响,但对南京守军影响更大,后勤的劣势一览无遗,江南、江北两条通道随时都有可能被日本人切断,而建立了上海这个最大的桥头堡后,日军的后勤优势体现出来了,加上华中方面军各师团的残酷搜刮,江南鱼米之乡反而成了日军的补给基地。
哪怕是察省崛起,华北战场上锋芒毕露,赵子赟依然不看好南京保卫战,两国的实力差距摆在那里,在战争初期,中国一方是无力抗衡日本人的三板斧,只有持续的消耗,才能将日本人拖入泥潭,赵子赟很诧异,既然老蒋也知道以空间换时间,而且外国干涉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为何还不下决心后撤?
个中滋味只有老蒋知道,在外国调解,日本开出他完全不能接受的条件后,他就已经知道自己遭到欧美列强的抛弃,南京迟早是保不住的,他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第三极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430章 忙得很呢〗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01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