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王士珍二(2/4)

三杰。

这个评价,让王士珍很是骄傲。

“身为中**人,对内棘手屠杀自己同胞,却蒙侵占国土的侵略军首脑赞赏,这三杰之名,也没什么光彩。”

王士珍一症。对内屠杀同胞?大概龙谦指的是他违令诱杀拿着端郡王令箭的义和团大师兄吧。

“呸!一帮无知的拳民,王某从来不后悔所做的事!国家的事就坏在你们这帮土匪身上了。对待祸害帝国的刁民,有什么残忍的?要我看,就像你这样的匪首,朝廷杀的太少了。”

“哦,原来王先生是这样看问题的。王先生信奉三纲五常为万古不易的天之大道,将皇帝视为君父,百姓乃是牧养的子民。就按你的理论讲吧,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不管是义和团还是土匪,皆是朝廷赤子,朝廷不懂得广开民智,乃至出现义和团那样的愚民,过失在于朝廷。朝廷不能让百姓吃饱肚子,乃至盗匪横行,过失一样在朝廷!这个道理,王先生不会不认吧?朝廷养育万民,就要负起责任,对外战败赔款,却去发行什么昭和债券,大肆收刮民财,将苦难降在无辜的小民身上,这是什么道理?前年黄河在东阿一带决口,山东至少死了十几万人,朝廷采取了什么有力的赈灾措施?再往前,丁丑奇荒,我的故乡山西至少饿死了五百万人,几乎三个人中便死掉一个,朝廷又做了什么?”

“赈灾总是有的。”丁丑奇荒中发生的惨事,王士珍确有耳闻,“国家不幸,内忧外患不止,民生多艰,朝廷岂有不知?但你们聚众为匪,袭扰地方,不是让地方雪上加霜吗?朝廷哪有余力来对付灾年?”

“王先生,本末倒置了吧?照你讲的,是因为盗贼横行,才花光了朝廷的银两,以至于朝廷无力赈灾吗?我来问你,灾年总是难以避免,水旱蝗虫,乃是自然之过,对付水旱之灾,唯有兴修水利,以抗灾年。西洋诸强国,亦有水旱之年,未闻他们的国家,会在一省之地饿死数百万百姓。黄河乃悬河,历朝历代,灾祸总是不绝。朝廷要做的,乃是研究其规律,找出治沙治河之规律,引导百姓趋利避害。将这条哺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治理成一条有利于中原诸省的富裕之河,而不是颠倒黑白,将责任推到土匪身上。我蒙山军来此不过一年,却懂得引水进庄,以解决灌溉问题。想郑家庄周围的村庄,今年的粮食产量,定会超过以往。费县乃至沂州的官府,难道手里的力量还不如一支土匪?王先生的话,令我齿冷。”

他们还引水进庄?这倒是奇闻。不过王士珍不准备与龙谦讨论这个,“听吴营官说,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八节王士珍二〗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