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北京十三(2/6)
样的人,平曰慷慨激昂,睥睨天下,但当真的危险来临,骨头比谁都软,别说当汉歼,便是做王八做奴隶也可以,只要活着就行。
徐承煜并没有活下来。联军的情报工作还是不错的,朝廷每次会议,包括其纯粹的内政研究,都瞒不过外国人的眼睛。帝国对于国家秘密的保守,真是低劣到令人扼腕的地步。对于狂热的主战派的徐承煜,早已上了联军的“黑名单”。徐承煜尚未逃出燕京,便被联军捕获了——他可没有“望门投止思张俭”的自信。而必须讲明的是,徐承煜在逃跑后曾偷偷回了次家,发现全家男女老幼包括仆人共十六口全部悬梁于厅堂内,那副凄惨至极的景象几乎令其精神错乱。徐承煜被曰军捕获而死,对他而言,应当是一种解脱。
荣禄听的心胆俱裂。现在可以肯定了。以保护使馆为由的联军进城后首先扑向了各座王府及大臣府邸。他们认为,帝国的王公大臣不但是应当无情惩罚的祸首,而且,他们的王府都是堆满了金银财宝的巨大仓库。
如果不走,自己是不是也会遭遇次等惨祸?荣禄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是令人捉摸不定的,很难将其列为主战派,但又不是像袁昶一样的主和派。在极为混乱恐怖的这两天,留在燕京遭遇毒手的可能姓很大。
恩铭肯定地说,很多人家——指不同于百姓的贵族,是全家自杀的。
这个荣禄相信。帝国的王公大臣们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有着最充分的估计。他们并不都像荣禄一般可以逃跑,也不是都有资格跟着太后与皇上“西狩”。这些平时过着养尊处优,声色犬马,巧取豪夺生活的人们拥有着对危险到来的清醒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与生俱来地流动在贵族们的血液中。
于是,他们或者选择逃亡,或者选择了集体自杀。
历史是有这样的经验的:元军攻入大宋都城的时候,清军杀入燕京和打过长江的时候,已经有无数的“前辈”为他们做出了悲惨的榜样。饱读史书的他们过去是在欣赏血写的历史,现在则轮到他们亲身实践了。
荣禄一面擦拭着额头的冷汗——不是天热而出的汗珠,而是被吓出的冷汗,看向龙谦的目光带上了由衷的感激。
其实,这不过是三家的遭遇而已,以后荣禄会得到详细的资料:
就在燕京城破的这天,集体自杀的贵族很多:
宗室侍读崇寿,杀掉全家之后,钢刀贯胸而死,真下的去手。
宗室侍读宝丰先是追赶出京的两宫,没有追上,回家后全家吞金而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三节北京十三〗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