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十一节情报处二(3/6)
在英国伦敦诱捕其人,但英国是个法律严谨的国家,因没有孙氏犯法的证据,迫使清廷驻英机构释放了他。孙氏对此次遭难印象极深,曾写了一本书自述其事……此人是广东香山人,今年尚不到四十岁。个子很低,若论身高,尚不及夫人……”方声远在日本是见过孙文的,曾向龙谦描述过其人的身高外貌。但初闻者还是忍不住笑起来。
“英雄莫问出身,更不能看外表。”龙谦轻声道,“请方先生继续讲。”
“孙文有个哥哥,很早便到火奴鲁鲁岛(檀香山)经商去了,经营橡胶园干出点名堂,算是当地华人的翘楚。孙文十几岁时便离开广东去投奔其兄,就读于教会学校,在那里待了四五年吧,回到香港继续求学,学的却是西医……”
“方先生。这些经历很重要。是他亲口所言还是别人转述?”江云用心记忆。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了方声远的话。江云认为,情报的来源非常重要。亲口讲述和别人转述价值完全不同。
“本人在日本见过孙氏两次,但这些却不是听他亲口说的。本人有个堂兄,是孙文热烈的追随者,关于孙文年轻时的经历,得自于堂兄的转述。”方声远端起茶杯咕咚咚将杯中温茶大口喝下,摸出手帕拭了下嘴巴。
龙谦心中一动,“令兄定是兴中会的首脑人物了吧?”
“喔,大帅知道兴中会?太好了。兄长确是兴中会中人,但却够不上首脑级别。不过,他倒是数次邀我入会。被我拒绝了……”
“哦?那是为什么?”江云来了兴趣。
“别冲掉主题。”龙谦插话,“还是请方参议照着他的思路讲下去,很不错。”
“是。大概在光绪十八年,孙文从香港雅丽医学院毕业,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后来结识一个叫陆浩东的人,一起到北方游历过。据说还给李鸿章写过信,希望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大约因为这次挫折,孙文在甲午年间回到火奴鲁鲁,在那里组建成立了兴中会。他兄长也是会中人。兴中会并未公开点明要武力推翻满清,只是对中国的前程表示忧虑,声明此会的宗旨是救国。不久,孙文再次回到香港,成立了兴中会香港分会,主要成员有前面说过的陆浩东,还有一个叫陈少白的。香港兴中会纲领中一样没有讲要推翻满清。可是会员在入会之时须诵读誓词,其誓词却公开讲‘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建合众政府……”
“啊,这就是了。孙氏定是受了美国之影响,才要学习美国,搞什么合众政府。”龙谦点头道。
“正是。孙文虽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三节十一节情报处二〗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