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橡胶危机(3/5)
金也纷纷卷入,他们相互拆借资金,把钱送到遥远的伦敦换成花花绿绿的橡胶股票,一些贪得无厌者更用这些股票做抵押,去钱庄、票号和银行拆借更多的资金,以便买入更多股票——这正是另一个时空里“次贷”杠杆泡沫的雏形。
当时的跨国炒股可不像今天这样方便,股价涨跌、信息传递,全靠电报,公司基本面之类详细资料无从得知,上海投资者能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变化中的股价而已。好在他们要知道的也只是这个:橡胶是什么,怎么种、用在哪儿。都不重要,这东西能让自己赚大钱、发大财才是关键。如此汹涌的资金,很快就让上海滩的橡胶股票供不应求,神通广大的上海投资者索性利用关系。直接去伦敦买,到了1909年上半年,仅在上海售出的橡胶股票,市值就高达白银2200-2500万两,投入英国本土的华商银本位资金也达1000万两,3500万两白银被套入橡胶交易,一下绷紧了上海金融市场的融资链条,除了橡胶投机,大上海已几乎无银可融、可贷了。
正做着发财梦的上海投机者并不知道,橡胶投机的风险早已在火热行情中注定了。1909年夏。在神秘商户大肆抛售股市的打击下,上海橡胶股市突然崩盘,连带着影响了伦敦股市,原本的大热门橡胶股一泻千里,最高冲到1675两/股的兰格志。不到1个月就跌到只剩105两,个中原因,是许多橡胶园的虚假经营被戳穿(一些所谓橡胶园公司根本就没有橡胶园,只是圈一笔钱走人),而汽车产业也遭遇瓶颈。这样一来,橡胶股票的重仓户——中国投资者自然成了最大的输家。8月11日,就在德州战役如火如荼进行的当口。正元、谦余两家钱庄率先破产,3天内,八大钱庄无一幸免,相继完蛋。原本因橡胶投机而绷紧的上海滩融资体系,这下土崩瓦解,钱庄无钱可借。工商业告贷无门,原本信誉卓著的“庄票”一下变得一钱不值。
本来高度关注国内突然爆发的政治军事危机的东南政商,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半个月内破产自杀的商人不计其数,据说黄浦江里日夜漂浮着尸体,都是绝望之余投江自尽的商人。
有人跳江就有人欢庆。最先抛售橡胶股票及将曾炙手可热的“琼州橡胶”公司高价出售的公司是最大的获利人。很快便有媒体披露。琼州橡胶公司的背后股东是山东商业银行!
这是爆炸性的新闻!不乏联想力的中国人立即理清了其中的关系,正是龙谦统帅的蒙山军一手策划了橡胶危机,从东南卷走了至少三千万两白银!后来,华美机械与蒙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三节橡胶危机〗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