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方时俊(5/7)


海军专题会议之后。方时俊在王士珍的陪同下拜访了镇国公载泽。

载泽是载沣的胞弟,是晚清海军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甲午惨败之后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满清中枢萌生了不要海军的念头。海军衙门被撤销。原先反对海军的“清流派”入主中枢,吊诡的是,这些曾经反对建设海军的人摇身一变,主导了随后的海军建设。直隶总督王文韶负责具体执行。但基本是吃“现成饭”。因为甲午一战虽然北洋海军被消灭了,但李鸿章时期订购的舰船还有尚未交付者,而且,清廷中枢为了填补北洋海防,从南洋及福建急调了一批舰船北上。

从南洋水师调来的有“开济”“南琛”“南瑞”巡洋舰,从福建水师调来的有“福靖”鱼雷巡洋舰,这些军舰大多是19世纪80年代所建造,“开济”等三舰属于旧式巡洋舰,技术等级不高,但在当时的满清海军家当里,已经属于最精锐的军舰了。

1896~1898年间,满清又购买了一些新的战舰,最著名的就是“海字舰”,一共五艘,分别从英国手里买的“海天”“海圻”,从德国买的“海容”“海筹”“海琛”,均属于较先进的巡洋舰,其中“海天”“海圻”排水量4300吨,其余三舰为2950吨。

“海天”号命运多舛,1904年在舟山触礁搁浅,算是报废了,“顶梁柱”就剩下了四艘。

王文韶是个滑头,思想保守,对于建设海军没有兴趣。那个时候,海军建设没有章法,建设的理念停留在甲午前的“防海”上,没什么长进。

新政实施以来出现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海军开始统一编制,成立了巡洋、长江两大舰队。直到1909年,破天荒地成立了海军部,第一任海军大臣就是这个载洵。满怀重建大清海军梦想的载洵曾拿出了一个添造头等战舰(战列舰)8艘,巡洋舰20艘的宏伟计划。并且与美国进行了先期的磋商,准备在美国贷款购舰。美国人基本答应了,但条件是贷款必须在美国建造舰只,中国派遣人员去美国接受培训。

比起王文韶,载洵是有眼光的,因为当时的美国海军已经崛起了,在跟德国争第二,美国的战列舰比德国的技术强,跟英国各有千秋。但随着蒙山军反清战争的胜利,这个计划随即泡了汤。

必须说,海军的两次起义比起各派系的陆军来说,保存仅有的一点海军种子的心思是主要的,这是站在国家立场上行为,龙谦深为明白此点。所以,龙谦进京后给萨镇冰发了署名电报,对海军舰队在武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五节方时俊〗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