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应对(1/8)
“陶姐,这张报纸你看了吗?”徐怡递给陶静一张《中华报》。本文由 。。 首发
陶静放下笔,看了眼报纸,“看过了,有什么问题?”
“陶姐,日本为什么要我们放弃青岛?自由港?自由港是什么意思?”
“那不过是日本的花招。他们明知道政府绝不会答应的。”陶静站起身,挽住了娇小的徐怡,她知道徐怡为何担心,“走,到院子里说话。今天太热了……”
学校已经放假,但临时招收了一个短期班,陶徐两人就需要加班了,不过收入不菲。无锡美专的生源是越来越好了。
院子里不比办公室凉快,正是午后最热的时分,没有一丝风,当凝视院子里的水池时,可以看到气纹的波动,鱼儿沉于池底,蝉儿在树上鸣叫。
“你那位还是没消息?”
“没有……”
“军队规矩大。”陶静安慰道,“或许是为了保密,或许是要转移,你那位已经是一营之长,管着好几百号人,战后的事情不比打仗少,不要过于担心了。”陶静轻声说。
“陶姐你真的没有在军队待过?我觉得你对军队很了解……说好来信的呀,战前他的信一直很准时,虽然不提那边的情况,但我能看懂。16旅是6师的王牌旅,他那个团是16旅的主力团,青岛之战他们肯定参加了……”
青岛之战后,官方宣传报道披露了中央军区第6师奋勇作战一举夺取青岛要塞的新闻。引发了政府对参战部队家属的慰问之举。徐怡因此获得了无锡市政府发放了100元慰问金。她丈夫是第6师营长不是秘密,但战后却一直没有她丈夫的消息。
“那也不一定。越是王牌,越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候,你不懂的。”陶静其实也很担心,她是经见过战事的,所谓王牌,就是一场场血战获得的地位,是无数忠勇将士用生命、鲜血和伤残换来的荣誉。夺取青岛,军方岂能舍弃主力而用替补?
“我就是担心他。哪怕他负伤都不要紧……”徐怡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可是总该给我来封信呀。看报纸所说。如果咱们不答应。日本人真敢打咱们吗?”
“不知道。咱们都是老百姓,哪里晓得那些大人物们如何决策?不过,我觉得政府不会答应的。青岛是我们的,国防军收复青岛是天经地义的事。就是政府答应。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是的!老百姓不会答应。无锡虽然远离战场。但徐怡深切地感受到了国民因国防军收复青岛的狂热。学生们知道了她的丈夫是中央军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二节中国的应对〗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