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走向战争(3/5)
。
“不。属下是为帝国担忧。请大将阁下务必正视现实,决不能拿国运开玩笑。”
“中佐,你太过分了!”上原大将生气了。
涩谷被赶出了上原大将的房间。
涩谷没有资格参加中日英之间就青岛问题的密谈。上原感觉到中国对于帝国公开发出的战争威胁已经开始退让,无论是从支那政府的态度还是舆论宣传都是如此,上原来北京后一直关注着中方就青岛问题的报道,发现原先高调主战的呼声越来越弱了,相关中日友好、亚洲团结共进的文章越来越多。
龙谦一直未露面,主持谈判的是外交部长唐绍仪,总理方声远出席了两次最为关键的会谈,从中方的态度也可以证实,中方不愿意与帝国兵戎相见。但帝国已执意要打这一仗了,所以,谈判总的态势是日方进攻,中方退让,英方在中间和稀泥。从青岛港的自由港地位、华军撤离青岛进而至胶济铁路的归宿,日本步步紧逼,中方苦苦支撑。上原大将判断,如果日方满足于青岛港本身,会谈恐怕已经出结果了。
可帝国政府就是要逼迫中国谈判破裂。军部需要时间,外交需要一块遮羞布,所以谈判一直以一种拖沓的形式进行,日方不断提出休会,不断组织参观游览以消磨时间。上原来北京已经十天了,游览了已辟为博物院的前清皇宫,颐和园,参观了一家先进的食品厂,还赴保定参观了保定士官学校,对该校师生发表了主张日中提携共进的主题演讲。
中方不断催促,日方不断拖延。
有确切的情报说,华军第1师的部队正在撤出山东,这是中方应日方要求所作出的争取何谈成功的表示。在保定军校,上原大将见到了刚从山东返回驻地的瘸腿的第1师师长杜三立将军并与之交谈,除了惊讶华军将领的年轻外,其展现的文化及军事素养却让上原瞧不上。上原曾担任第三师团师团长,有丰富的带兵经验,窥一叶而知秋,华军确实精悍,那些士兵们军装整洁,武器保养的也不错,但将领的素质却差得远。杜三立既为华军最精锐的第1师师长,可见华军整体情况了。
所以上原并不重视涩谷的意见。
但涩谷以及从其他渠道汇集的情报却引起了日本高层的争论,参谋总部修改了之前的意见,认为必须再增加一个师团方可保证山东战役的成功。山县元老同意参谋总部的意见,在军部的压力下,内阁勉强通过了增兵一个师团的方案。
兵力不是问题,关键是财政。不断增加的预算令大藏省苦不堪言,加藤高明严厉责问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三节走向战争〗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