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让步(3/5)

的问题,法国战线想一个无底洞在消耗着大英帝国的血肉。另一方面则是德国潜艇的肆虐。光是1912年2月份,英国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吨位就高达60万吨!德国人似乎找到了令英国快速失败的路子了,我的公海舰队是打不赢你的大舰队。但我的潜艇却可以不断为你放血。英国这样一个岛国如果失去了殖民地物资的输入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欧战中越来越承担主导地位的英国迫切需要改变局势,寻找新的外援。

现在俄国感到了中国的威胁,已经查明,驻扎在满洲及外蒙的华军部队令俄国越来越不安。现在的情况是加强西线力量变得不现实,因为远东方面一直要求充实其兵力来防备中国倒向德奥后对俄国远东地区的攻击。中国人在对日战争中展现了其能力,当年日本狠狠教训了俄国。现在却惨败给了中国。这样一种逻辑关系令俄国深感不安。所以,俄国拒绝了英法提出的对德奥施加压力的要求。转而考虑起了远东的安全问题。

英国似乎找到了一条取胜的捷径,那就是将财大气粗的美国拉进战争来。美国政府已经对德国在战争中施放毒气屠杀平民的行径越来越反感(这要归功于英国成功的宣传),威尔逊政府已经有加入协约一方的冲动。但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依旧浓厚,欧战的血腥残暴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巨大伤亡吓坏了美国人。任何参加欧战的声音都遭到了猛烈抨击。美国民众希望政府出面调停结束欧洲的流血而不是加入战争以战止战。威尔逊必须找到加入欧战的充分理由说服民众,否则就什么也不能做。而1916年这个年份比较特殊,是美国的大选年,威尔逊打出了终止欧战的口号谋求连任,这个时候是不能考虑参战的。

美国人对英国人提到了中国。虽然中国也是换届年,但中国那位“独裁者”似乎不存在连任的任何危机,除非他决心放弃权力。根据美国人的了解,认为中国并未决定加入德奥一方,他们在待价而沽。只要协约一方开出足以打动中国的条件,中国完全可能放弃与德国的传统友谊站到协约一方。中国不是日本,中国可以提供对协约实实在在的支援。或者调集30个或者更多的师海运西欧,或者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向俄国提供援军。即便中国人像狡猾的日本人一样不提供部队,至少可以让俄国感到安心不再担心远东的安危。在豪斯特使回国后,美国加强了对英法两国的劝说,力图使英法俄三国满足中国的条件,将中国拉入协约阵营。

中国人提了些什么?关税自主?殖民地问题?治外法权?这些东西有那么重要吗?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中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六节让步〗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