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波士顿协定(2/5)

大梁,在索姆河进攻并非单纯为了减轻凡尔登方向的压力,它其实是协约国于1915年12月即确定的计划,是1916年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定在拉西尼至埃比泰恩长达70公里的正面上达成突破,计划将占领法国北部地区的德军击溃,战役将由英法共同实施,是一次离心攻击,法军向东,英军向北,鉴于英军的力量不足,战役预定投入的法军高达39个师,1700门大炮和200架飞机。法军承担的进攻区段为45公里。但由于凡尔登极为不利的局势,法军从3月份起陆续向凡尔登增兵,将预定用于索姆河进攻的部队大部调走了,导致战役的计划一再缩减,成为了英军唱独角戏,使得这个希望改变西线战局的进攻战役真的成了一次“救火”行动。为此,英法方面连续催促俄国进行一次带有战略性质的突击,以牵制德军,最好能将西线德军调动一部分到东线去。但由于俄军在1915年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兵器方面存在的巨大缺口,俄军的三个方面军,西南、西及西北方面军的实力都不足以实施一次战略性的进攻,三方一直在扯着皮。

但更坏的情况出现了,1915年加入协约一方的意大利遭受了失败,奥军在特兰提诺方向的进攻是在5月16日拂晓发起了的,投入了个师、2000门大炮(其中约280门重型火炮),奥军取得了重大进展,奥军前出至威尼斯平原,意大利政府面临垮台的危险。如果意大利人退出战争,奥军将腾出最少50个师转入东方战线,将对俄国形成巨大的压力。所以,俄军必须在西南方向进行一次突击,以挽救意大利人不至于垮台,也为了间接支援西线战局。极具进攻精神的勃鲁西洛夫将军雄心勃勃,希望在得到远东援军后实施进攻。在中国人的态度未能确定前,远东是不能抽调部队的,现在终于可以了。

尼古拉二世对于自己国内极端困难的局势不是很在意,但对于旅行盟友职责却一直不含糊。

这就是当前的形势。谁也想不到,从来没有被各大强国看得上眼的中国竟然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前往中国的火车上,阿尔杰米耶夫中将仔细研究了局势,认为中国人选择的时机实在是好,这就是“势”的应用,代表沙皇前往北京的自己将加重中国人在战争中的筹码,这却是无可回避的结果。

相关的报告已经转给了前往加拿大会谈的俄国代表,阿尔杰米耶夫将军非常担心会谈的结果,非常担心中国人就此开出令俄国不能接受的条件。

阿尔捷米耶夫是在5月底达到哈尔滨的,他没有允许在哈尔滨会见中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五节波士顿协定〗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