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牺牲三(2/7)
延冰回到乌克兰后的所有安排都是继续策划运动战,强调部队的运动力,不遗余力地解决交通问题。准备在主力投入波兰方向的作战后继续贯彻运动战的方针,努力创造打歼灭战的机会。
王明远现在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当初组建远征军班子时龙谦征求了他的意见,他坦承自己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不足。最好由封、叶择其一挂帅远征。封国柱指挥了山东战役,叶延冰在开国之战的指挥能力已经得到了证明,而自己更长于军队管理,从广州起事,自己就没有结结实实地打过一场大仗。
龙谦不同意他的看法。龙谦说,“严格地讲,我们这个团队中的所有人都缺乏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包括鲁山在内无一例外。我们所打的那些仗比起欧战的规模而言都是小儿科。封国柱打赢了山东战役,但从方案的制定和具体指挥,总参都深陷其中。经验需要在实战中获得。没有什么捷径,更没有天才。这不算什么问题,即便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他们怕是也没有指挥百万大军的经验吧?你从蒙山寨开始到现在,快二十年了吧?一直搞军队,未必比那些外国统帅差。
“但远征军在国外作战。与国内完全不同,这是国防军出国第一仗。又事关国家的千年大计,对统帅的要求更高!首要的是政治合格,必须理解并绝对执行国内的指示,当然是原则性的指示。其次是要在部队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你是符合这个要求的。你这个人啊,谨慎,廉洁,不谋私利,办事公道,算是有口皆碑啊。你的弟弟同远也算蒙山军老兵了,组建第五镇就参军了吧?却从未受到你的照顾,授衔不过是上校,应该说是亏了些,这一点你比他们几个强。我选择你挂帅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远征军部队来自各个山头,你做国防部长多年,镇得住。至于打仗,我可以给你配最好的助手班子……”
这番话言犹在耳。
龙谦首先组建了远征军第1集团军,其编成内的几个军都是他(王明远)选定的,除了司令官,其余的高级军官配备都是按照他的意见办的,副司令官熊勋是北方军山头的重将,参谋长薛晓才则来自山东军,协助封国柱打赢了与日本人的关键一仗。司令官无疑是最重要的,他几经考虑,推荐了石大寿,从资历上讲,石大寿是参加过蒙山整军的老人,那时候就是龙谦手下仅有的几个连的连长了,现在当着北方军区司令官,而第1集团军来自北方军区的部队最多,其第9军又是国防军三大王牌之一,换做别人,怕指挥不顺。
但龙谦否决了他推荐的司令官人选,而是启用了叶延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九节牺牲三〗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