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彼得堡三(2/5)

克议员默认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战争政策,但对不惜代价的攻势政策深感不满。1916年,在克伦斯基的敦促下,杜马中三个较保守的党派结成了“进步者集团”,计划发动政变。但沙皇在密谋分子开始行动前突然宣布杜马休会,使政变中途流产。不过到了年底,两位与“进步者集团”走得很近的年轻贵族还是成功暗杀了妖僧拉斯普京。而包括杜马主席罗将柯在内的大地主、大贵族和工商业代表也和沙皇彻底决裂,尼古拉二世成了孤家寡人。

与内政大臣不同的是,克伦斯基对“中国革命”却抱有极大好感。杜马事实上被沙皇“永久性”休会后。克伦斯基曾在他的寓所与前来拜会的陆大使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克伦斯基坦承,现在的俄国应当学习中国了,一个孱弱的国家在推翻帝制后仅仅数年便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彰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帝制是阻碍国家进步的巨大障碍。

“我很景仰贵国总统,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去北京当面请教贵国总统一些问题。”

“那好极了。我想,大总统一定乐于会见您的。我可以将您的话传递回国内吗?”

“不,暂时不需要。目前我不能离开彼得堡,这是我的战场。尼古拉二世用让杜马休会的办法解决不了危机,我们还要战斗下去。战争已经进行不下去了,这点不须再讨论了。除了极少数视俄国前途于不顾的将军们,所有的人,包括军队,都明白这一点。我不能看着我的祖国被毁灭,必须终结战争,让俄国重现昔日的荣光!”

彼得堡乃至全俄的政治势力正在抛弃罗曼诺夫王朝,或许俄国会发生中国曾经上演的故事。陆征祥历来认为,中国发生的“革命”决不能将全部功绩归于龙谦领导的蒙山军,龙谦起兵势如破竹恰恰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心厌清了。龙谦不过是抓住了大势而已。但孙文高喊排满革命垂二十年,为什么胜利的果实却被蒙山军所摘取?陆征祥曾跟几个要好的朋友谈论过,一致认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孙文手上没有军队!如果孙文手下有一支实力不亚于蒙山军的武装,那么坐在总统宝座上的就不是龙谦而是孙文了。而共和国建国后发生的故事一样耐人寻味,龙谦可以容纳满清和袁世凯的北洋势力,却对孙文极为忌惮,至今孙文仍流浪国外无法回国,因为龙谦开出了一个令孙文难以接受的条件,那就是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孙文有什么错误?反清不能算吧?乘乱成立中华民国并且与蒙山军武力对抗?俗语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龙谦连为满清保驾的北洋军都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蒙山军】最新更新章节〖第七节彼得堡三〗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157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