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月黑孤光一点萤(1/2)
第一百四十二章月黑孤光一点萤
江府内。
江起云怔怔地立于窗前。
今晚的黑夜,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似乎特别得阴沉沉,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
难道天上的那些星斗,都怕冷吗?还是怕风?怎么全都没入黑漆漆的天幕里?
墨黑的夜,粘住了世间的每个角落还不够,好像还要染乌每一颗心。世间所有的一切,好象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房间里,一盏豆大的油灯,正闪着微弱的光,在黑暗中,忽明忽暗地亮着。
倒是有“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的意味。
呵。
窗外的茫茫夜色,若是大海的话,这个房间就是一叶扁舟了。这样也好,也好啊!有道是----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自己若能如词中所言,未尝不是一种豁达与解脱?
江起云摇头苦笑,心中压抑万分,走到了茶桌前。
正提壶倒水的时候,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咳。
江起云知道是谁过来了。
他的手,停在半空中,犹豫了一下。
终究还是拿出了两只茶盏,都泡上了水。
这茶盏,是建窑黑釉兔毫盏。
这种瓷器的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兔毫纹的形成,是由于釉中的铁质在高温中聚集,并向下流动,产生流淌状丝毛纹,因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褐色纹饰,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细密,而得名。
茶盏内有金黄色、银灰色、蓝色等炫目色彩。用兔毫盏沏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在灯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能变幻出绚丽迷离的光影。
山谷道人曾云,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而茶盏中,绚丽迷离的光影,就像此时此刻,江起云无奈、悲伤、颓然......难以名状的复杂的心绪。
好的茶盏颜色,能衬托出茶汤的颜色,使茶能够在茶盏里香气持久且保温,同时茶汤在盏面上不留水痕。茶与茶盏的关系,是相生相融的。
同样的一泡茶,注入不同的茶盏,便能产生不同的汤色滋味。茶,因为茶盏而有了形,人们既可品其味,又可观其色,还可闻其香,更可杯底留香。
自己对慕怡衣的情感,就如同茶水一般绵柔淡雅,却因为父亲当初的“趋利避害、拒不相助”,而无处安放。
从此以后,自己与慕怡衣,一别两宽,又怎会有余香?
原本好好的一壶茶水,也变得寡淡无味,甚至苦涩拗口。而父亲给自己安排沏出的茶水,虽芬芳金贵,却非自己所爱,并不合自己的胃口。
他背向着门口,没有回头,亦不愿打招呼。背影傲然孤自,显示出几分抗拒的意味。
身后的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起云,”江伯尧清了清嗓子,“爹知道你仍心有不甘,但木已成舟,何须强求?”
闻言,江起云端着茶盏的手,顿了一顿。他闭上眼,置若罔闻,喝了一口茶。
昔日清爽润口的茶水,此时此刻怎么有一丝微微苦涩的味道?
再次睁开眼时,脸上已平静如水。只是语气中,分明还仍有一丝不耐与不满。
“父亲让昭锦来找我,所为何事?父亲就这么不希望我与慕世伯,相交相聊几句吗?”
“唉!爹决无此意。起云你对爹可以有些许怨言,但不能有重重误会。爹也就你一个儿子,只盼你能快乐。”江伯尧有些感伤地说道,“也怪爹,将你从小就寄养在慕府,没有和你好好想吃过,对你关心甚少。但你要知道,爹与你忍痛分离,那是因为你慕世伯痛失爱子,精神太过萎靡。身为故交好友,爹希望你能作为他的义子,给予他慰藉啊。”
说着说着,江伯尧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江起云心里一阵难过,不知是被父亲的这番感伤独白所触动,还是想起了自己虽从小在慕府长大,然而在慕世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未施以援手,而感到愧疚难受。
父亲刚才说什么?
慕世伯痛失爱子?
江起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下午在慕府见到的那名男子。
“爹,你知道,我心中烦闷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唉,算了。不提也罢。你......你不要自责了。”
江起云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这就是他和江伯尧的区别。
所以说,有时候,“有其父必有其子”也未必是至理名言。
“唉!起云,你要记住,任何事,都不能影响我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总之,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江家。”
江伯尧开始老泪纵横。
江起云的心,软了。
他将刚刚倒好的另一盏茶,端到江伯尧的手里。
“呵。”江伯尧心中安慰。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是怀柔白桦林】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二章 月黑孤光一点萤〗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33/13375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