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无言谁会凭阑意(1/2)
第一百六十二章无言谁会凭阑意
然而,事隔多年,对于从中接触过、经手过的人,想必他们都已经随之逝去了。再者,江伯尧是个心思缜密之人,岂会留下蛛丝马迹?
权势倾天的他,又怎能容这些知情者于世?
难道如此冤情,就要如黄沙里的不知名的白骨一般,永远长眠于地下了吗?
这是一种明知道如此,却无能为力的痛,如同陷进了无尽的泥潭里,焦灼、悲哀、挫败、绝望......
其实,比死亡可怕的,是真相。
而比真相更可怕的,是人心。
......
天,已经拂晓了。东方出现了鱼肚白。
窗外头顶上的苍穹,泛着灰蓝色的光,凄凄切切地照耀着。太阳刚一出来,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不知不觉,慕君衣伫立在窗前,已经站了整整一夜。竟毫无睡意。此时,无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哎!
莫非要“拟把疏狂图一醉”吗?
只怕是“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吧。
更何况,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呵。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探求当年十万宋兵全军覆没的真相,惶惶不可终日,已经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用于此,绝非对爱情思念的抒发。只是想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烦闷与忧愁罢了。
一桩事隔多年的冤情,一个找不到任何证据和蛛丝马迹的滔天阴谋,仅凭自己一人,是否能力挽狂澜?
又何时才能揭露阴谋,彰显天道?
慕君衣的眼眶湿润了。
分明已经知道了否定的答案,难道不是吗?
已然太久太久了,久到对于某些人来说,犹如水中月雾中花,是那样得模糊不清。现在朝政更新,日月已异。当今的圣上是宋仁宗赵祯。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早已物是人非。
真相,已随风沙掩埋。人心,仍旧猖獗不古。
这样得残忍,自己断然做不到岁月静好,安然度日!
若放弃真相,装作不知,良心怎安?
抬望眼
灰蒙蒙的苍穹
和我之间的一段距离
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像一只飞不过冬天的鸟
我不知道
我每天都在穿越的这片黑暗
是多么宽广、深邃
我努力
计算它的长度,像星相家
并非充满悲伤,只是希望确信
那些命定的时辰。
因为记忆里
遍体都是死亡,在微微吹过的风中
我又听到这古老的话语
狼烟四起,战马嘶鸣
漫山遍野一声声悲痛的哀嚎
我只是希望战胜偶然和紊乱
像一串串走向光明的脚印,清晰坚定
......
“吱呀”的推门声,打断了慕君衣的思绪。
“大哥。”身后响起一声清脆的声音,语气关切,“你在此......不眠不休了一整夜吗?”
慕君衣回过头。
脸上丛生的青色胡茬子,布满血丝通红的双眼,憔悴疲惫的倦容,便是答案。
“怡衣,”慕君衣原本嘶哑的声音,更加沙哑,透着几许无力。
迎着妹妹询问的目光,他顿了顿,复而坚定地说道:“你和杜若带孩子们即刻启程,回灵药谷吧。”
“为什么?”慕怡衣睁大了一双美眸,疑惑不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已经想起了一切。”慕君衣的神情十分凝重。并没有恢复记忆的一丝欣喜之意。
“大哥......”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了慕怡衣的心头。
此事,并不简单。
“难道是这些杀手的幕后主使,与当年十万大军覆没的真相有关?”
聪明如怡衣。
慕君衣点点头。心情沉重万分。
“怪不得对你赶尽杀绝。”怡衣义愤填膺,“大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作战方针、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皆无出错。”愤怒的泪水在慕君衣的眼眶打转。
温和儒雅如他。此刻,脸色铁青,睚眦尽裂,愤怒到了极点。
真真是,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是粮草、军备,全部做假。”慕君衣强忍着泪水。
闻言,怡衣惊得瞪大了一双美眸。脑中虽然一片混乱,但思维在震惊中渐渐清晰。
当时掌管军备粮草武器的,不正是枢密使江伯尧吗?
那么,昨天那帮杀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是怀柔白桦林】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二章 无言谁会凭阑意〗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33/13375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