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鸣铃的女人(1/3)
原来民族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之间既有继承关系也有很大的差别。
女生想搞清楚究竟民族社会主义是怎么回事,与国家社会主义的差别在哪里,但是在网上搜不到相关的论文,国内的文章几乎都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导师向她推荐了一组外国研究者的相关文献和论著,她按照书单上列出的顺序,第一本书就是《德国的浩劫》。
你找到答案了吗?罗兰低声问她。
女生苦笑着摇摇头,额前刘海随着白嫩修长的颈项小幅度摆动飘拂起来。罗兰看在眼中,不由有些恍惚。
耳畔再次传来若即若离的铃声,铃声响起的同时,罗兰还发觉自己身上泛起淡淡的光芒,若有若无
就在他为那层神秘的光晕感到纳闷时,身旁的女生再次开口:
也不能算全无收获,至少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的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查证的方向腓特烈瑙曼,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先驱。
罗兰的注意力从光晕回到同桌女生身上,笑着安慰她:你会找到答案的,尽管不是在这本书中。
女生比文静的外表看起来更健谈,单手托腮含笑望着罗兰,清澈的眼眸里带着一丝探究:你有看过《德国的浩劫》,可不可以说说对这本书的印象,咱们交流一下。
罗兰沉默了一会儿,强压下头疼和幻听回答:很难说这毕竟是70年前出版的作品了,很多观念都显得不合时宜,比如作者对歌德时代的怀念,比如作者对所谓基督教文明复兴的期待,对照现实中的历史轨迹,作者的期待有些已经实现,有些却背道而驰。
女生用力点了一下头,显得有点儿小兴奋: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另外这本书总是强调纳粹上台偶然性多过必然性,我觉得这不符合现实!
罗兰用力揉了揉太阳穴,定了定神,接着她的话茬说:我没有资格评价这本书的作者作为史学家的成就,但他在书中几乎没有谈及经济因素对纳粹上台的影响使我忍不住想吐槽,这对一位现代史学家而言是不可思议的疏忽,如果说这还只是学术问题,作者为软弱无能的魏玛共和国辩护恐怕就是立场问题了,恰恰是在魏玛共和国统治时期,接连发生了巴马特案斯科拉雷克案和库斯提克案等臭名远扬的**丑闻并且制造了当时史上最疯狂的通胀灾难,以纳粹为首的右翼政党利用这些**案件和经济危机大做文章,魏玛当局无力收拾这个烂摊子,最终垮台又岂会是偶然?
女生微微点了下头,清澈的眸子凝视着他,眼神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远东王庭】最新更新章节〖第1125章:鸣铃的女人〗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4/14658/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