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谜底揭晓(2/5)
备的细致菜。>
别看材料不算名贵,除了蕨菜都是普通食材,但却是最考究厨师火候的,技术稍差便不适口。>
如炒鱿鱼,炒鸭丁,炒的稍久就硬而无味。>
炒鲜蘑,稍久则水分散尽,只剩纤维。>
炒竹笋,如火候不够又反生,很难咬得动。>
何况以“炒”这种烹饪技法而论,那必须同时具有蒸的滑嫩和炸的香气才算达标。>
如没有炸的香气,或是佐料过熟的炒菜,都未及“炒”的标准。>
事实上,正因为明白几道热炒的技术含量之高,宁卫民才会特别委派常静师傅全权负责这一环节。>
不但后厨安排上灶炒菜的全是庞师傅手下最年长,最有经验的厨师。>
而且还按照“张大勺”的指点,采用了当年清宫“养心殿御膳房”极为耗油的“生炒”之法。>
那是近乎用半锅滚油,只需两个翻身炒出的菜,不但耗时短,速度快,汤汁也少,非常鲜嫩。>
实事求是的说,虽然这些食堂大师傅们的烹饪水平顶多也就是六十分,还做不到像常静师傅或是“张大勺”这样的名厨,恰到好处的保持菜色的鲜亮。>
但这种真材实料,实实在在的“生炒”之法,却是绝对能让食客吃出食材原味和鲜味的。>
口味上的优势相当明显,但从这方面论,比起那些普通庄馆里用勾芡之法炒出来的热菜可是强太多了。>
至少避免了“纤合不当”的毛病,绝不会出现半碟子芡水的问题。>
所以哪怕这些并不算得十分名贵的菜肴,看着也不如用勾芡法炒出的菜肴漂亮。>
入口却让人极为受用,让很多人都颇有惊喜之感,很难不予以赞赏。>
甚至因为大家平日里下馆子点得最多的就是类似这样的炒菜,可以说烹饪水平的高下立判啊。>
大家交流过后的共识就是,没想到炒菜能这么好吃。>
这样的菜才是“馆子菜”,绝对是家里做不来的。>
这就是这个年代非常特殊的夸奖方式,此时的人们还并不把私房菜当回事。>
所以,听着身后席位零散传来的称赞声和正面评价。>
就让和严宏、池国维同席的厂长、书记们很别扭了。>
要是开口附和严宏和池国维的话吧,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国潮1980】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一十七章 谜底揭晓〗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71/17185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