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亮剑 修改(1/2)

“禀皇爷,兵部接到塘报,秦良玉、虎大威、杨国柱、吴三桂等人今日已经入驻昌平,由勤王兵马大元帅卢象升节制。

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各发兵三千,由各省都指挥使统率,正在奔赴京城,预计两日后抵达。

洪总督和孙巡抚的勤王大军明日午时左右抵京,将入驻京郊密云,以牵制建奴。”

方正化乐呵呵进来,开口汇报各地的勤王情况。

塘报是兵部在各省设提塘官,专管军事情报,又在各府县设塘马,担任打探军情和传送军情报告的部门。

方正化显然知道皇爷关心什么,特意安排一个小太监蹲在兵部,以便第一时间得到情报。

“好!”

崇祯皇帝低喝一声,霍然挺胸起身,双目炯炯望着宫外方向。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洪承畴、孙传庭和秦良玉的各路勤王军盼来了。

有了这些地方特种部队,再有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等一系列名将、名帅,崇祯皇帝有底气跟鞑虏联军干一仗了。

是时候亮剑了!

敌人都欺负到家门口了,他不亮剑,什么时候亮剑?

要说多懂政治,作为平民百姓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其实未必有多么精通。

可是在他看来,政治这东西其实也操蛋得很。

他觉得,这当权者如果太讲政治了,也就失去血性。

顾这顾那,忧这愁那,处处缩手缩脚,忍气吞声,忍着忍着也就习惯了,渐渐变成忍者神龟。

崇祯皇帝不是政客,也不想当政客,他只想做率性而为的大明天子。

只想做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或者后世湖南农村走出来的那位太祖爷。

虽然没有他们的本事,那就学他们的脾气也不错。

至少,活得不憋屈。

至少,可以让大明百姓扬眉吐气。

无论生死,至少也全了大明历代皇帝平头哥的德行,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没有坏了人家的名声。

在他眼里,与其苟活,不如来个轰轰烈烈,这就是崇祯皇帝的真实想法。

当然,他也不是傻逼,穿越过来,他自问工作也算做得扎实。

重振厂卫,打击晋商,获得大军所需的充足粮饷。

调兵遣将,勇卫营、白杆兵、秦兵、天雄军,大明最能打他都召集进京,共同对付鞑虏联军。

虽然在没和建奴较量之前,崇祯皇帝不敢夸下海口,可他认为取胜应该没问题。

如果这样作弊还不行,那只能说大明活该凉凉了。

思及此处,崇祯皇帝双眉挑动,脸若寒霜,目似利剑喝道:“来人,拟旨……”

……

第二日凌晨,京城各处街头巷尾就出现了崇祯皇帝的圣谕:大明以民为邦本,凡朕子民,皆仰赖祖宗二百余年来休养生息之福。

然今有背主之奴,闯我大明境内逞逆,肆虐京畿,杀朕子民,毁屋伤田,京城百里,肌无完肤。

闻其种种,朕日夜哀痛,夙夜难寐,茶饭难食,念吾民苦矣!

今督师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精兵已至城外,总兵官曹变蛟、左良玉、吴三桂等悍将先后抵京,贼人又深入内地,授首已在兹时。

故而,即日起,朝廷将出城剿平贼奴,还大明朗朗乾坤。

与此同时,旁边是一张募兵告示,鼓励京城青壮参加天子亲军虎贲卫,奋勇杀敌,报效朝廷。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京城普通百姓沸腾了。

谁不知道天子亲军一般从勋贵子弟中挑选,或者从为国捐躯的将士后代中遴选,很少有平民子弟的机会。

现在,这个机会突然摆在眼前,怎不令人欣喜若狂?

而且,朝廷给出的饷银也让人着实怦然心动,每月足额足饷三两纹银,概不拖欠,统一由朝廷厂卫监督发放。

并且还注明,若是得以经过考核入选,立马发放三十两安家费。

仅此一条,就足以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了。

尤其是京畿附近逃到京城食不果腹的难民,更是急红了眼。

有机会拿命博一场富贵,更能让妻儿老小在乱世中活下去,试问有几人不搏?

于是乎,京城许多人纷纷朝募兵地点涌去。唯恐去迟了,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名额有限,朝廷暂时只招募两万人。

山雨欲来风满楼。

崇祯皇帝情真意切的圣谕以及不惜血本招募虎贲卫将士,朝臣们谁都可以看出来,陛下这次动真格了。

其实,这早有端倪,不足为奇。

自鞑虏入侵以来,陛下昏厥醒来之后,就没有上朝理政,将所有政务悉数托付给人数寥寥的内阁。

而他老人家躲在深宫,也并没闲着,很是折腾了几件大事。

颁布史上第一戒严令、大刀阔斧进行人事任免、调集勤王之师、重开厂卫、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崇祯】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二章 亮剑 修改〗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77/177586/75.html

挂机修仙百万年,全部具现了! 随身空间:首席的腹黑妻 曹魏臣子 爱上漂亮的富家女 一胎二宝:总裁爹地惹不得 协议离婚后,前夫天天追着求名分 成为团宠的大佬震惊全球 原神:旅途 颤栗世界 英雄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