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帝庙人头寿桃(1/2)
半弯昏黄的月牙挂在ye空当中,四野尽是片躁动不安的虫鸣声。所谓月se昏黄,必有久雨,眼下已渐渐转入闷热的盛夏,川蜀大地也将终于迎来阵雨季节。
此时已是更时分,便在镇郊的关帝庙,个小乞丐正轻轻脚地踏入庙里。
依照常理来说,在三guo的历史长河之中,最令蜀人尊崇的人物,到底还是诸葛孔明。就连千古诗圣杜子美,在ke居成都府时,也曾留下过“丞相祠堂何chu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七律,可见在蜀人心中对这位华夏第智者诸葛丞相是何等的敬重。
可是除了“锦官城外”,放眼整个蜀地,却并不见得有多少祭奠孔明的庙宇;相反,蜀地的每座城市、每个乡镇、每个村庄,却必定有座纪念关羽的关帝庙。
这倒并不是因为关公的名气比孔明要大,也不是因为相比起孔明,蜀人对关公更为尊崇,而是因为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关公灵验。
不管是liu芳百世的圣人,还是guo士无双的智者,哪怕是恶贯满盈的妖魔鬼怪,到了百姓这里,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剩下个最质朴、也是最实在的评判标准,那便是:谁灵验,便拜谁。
而在这川蜀大地,尤其是这个古称“锦官城”的成都府,关公是最灵验的神祗。有不少人都说自己亲眼见到过关公显灵,用他中那柄重达十斤的青龙偃月刀诛杀恶人,惩恶扬善。却不知这究竟是真是假,又或者只是以讹传讹罢了,不管怎样,至少蜀地的百姓是相信了。
所以每座关帝庙,从来都不缺香火。而眼下这个小乞丐摸黑溜进镇郊的关帝庙里,便是因为饿了整天,想要到关公的供桌上tou些贡品裹腹。
小乞丐当然不敢点灯,只能摸黑潜入供奉着关公神殿的正殿。相比起白天那种正气凌然的感觉,如今笼罩在黑暗里的关帝庙正殿,却又种说不出的诡异感,甚至还显得有些阴森。
幸好这已不是小乞丐第次进来tou吃贡品,所以对这座关帝庙很是shu悉。便在正殿的祭坛中间,乃是尊坐立的关公神像,绿巾红脸,身着绿锦战袍,左拿《春秋》,右捋长须。在关公左边,站立着捧青龙偃月刀的黄脸关平,右边则是牵着追风赤兔马的周仓。两旁还刻有副对联,写道:“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不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chu、无愧青天。”
可惜小乞丐此刻最为关心的,仅仅是供桌上的贡品,如今香火早已熄灭,但关公神像前的盘子里,果然还摆放着三个大大的寿桃,象征着“桃园三结义”的典故。那小乞丐天没讨到东西吃,早饿得前xiong贴后背,当下咽口水,便要去拿供桌上的寿桃,却不料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从身后传来,竟是有好几个人和自己样,摸黑闯进了这座关帝庙。
难不成是自己直tou食关帝庙贡品的事qing终于败露,所以关帝庙的庙祝此刻正带着人来抓自己?小乞丐惊慌之下也顾不得细想,下意识地拉开供桌上搭覆的帷幔,溜烟钻到供桌下面躲bi。
他刚藏好身子,便听来人的脚步声已经进了正殿,依稀是三个人。紧接着便是灯火光亮,即便是隔着供桌前厚厚的帷幔,小乞丐也能感觉到整个正殿已经被照得通亮片。
谁会在这个时候来关帝庙?伴随着灯火光亮起,只听个粗哑的男子声音“呸”了声,说道:“原来是座关帝庙,当真晦气!”话音落chu,便听“啪”的声清响,似乎有人吃了记响亮的耳光,这个粗哑的男子声音又骂道:“你这傻子,叫你寻间破庙歇息,如何却找了座关帝庙?”
另个男子声音当即委屈地说道:“大哥干嘛打我?这关帝庙也是庙,而且还干净整洁。我们在此过ye,岂不是要比破庙舒服百倍?”这话说完,顿时又是“啪”的声清响,显然是他口中称呼的“大哥”又赏了他记耳光。
幸好第三个男子的声音及时开口劝解,说道:“事已至此,多说也是无益。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这买卖虽然有些见不得光,但到底算是顺利做成了,可见这也是我们平日里常拜关爷所积下的福报。眼下借关爷的地方歇息晚,想来关爷也不会怪罪我们。”
说完这话,三人便低声商量了阵,显是决定要借这座关帝庙歇息。供桌下的小乞丐见识不多,听到这番对话,也只能听出这三人并非蜀地口音,显然是外来之人,却不知到底是什么来lu。眼下既然有这三个男子在场,小乞丐腹中再如何ji饿难耐,自然也不敢钻出来tou那供桌上的寿桃了。
谁知就在这时,猛听阵沉重的脚步声自庙外响起,继而步步踏进正殿里来。要说这小乞丐虽然见识不多,但见过的人倒是不少,却从未听到过个人居然能踏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竞月贻香】最新更新章节〖01 关帝庙人头寿桃〗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18/1805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