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134章 辟水珠(3/4)

他既忠心曹操,也忠心汉室。

他为曹操献计献策,是希望曹操能够快些将天下统一,让百姓不在处于战争的硝烟之中,还汉室一个太平江山。

可是,曹操辛苦打来的江山,怎么可能会拱手让给手里的那个傀儡皇帝。

等到战事稍微平息之后,曹操威胁手里的汉献帝,让他给自己加封魏王,当时,所有人都是支持曹操的,可是,荀彧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写书把曹操训了一顿,并直接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向自负的曹操,看到荀彧这么不敬的话,恼羞成怒,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表示他已经对自己没有用了,荀彧会意,于是服毒自杀。

《品三国》中,易中天也分析了,荀彧的死,是因为他的性格,他太忠心,太直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有什么隐瞒。

当然,他每一次提意见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曹操听到那么直接的话,难免会生气,而且,曹操这个人重的是利益,只要与他利益相违背的事物,他都会剪除,如果当时郭嘉还在,他就肯定不会违背曹操的意思,就算违背曹操的意思,他也会用一个很委婉的方式提出来,而不是像荀彧那么直接。

不过,相较郭嘉和荀彧而言,我更喜欢的,还是荀彧,他代表的是一种气节,一种宁死不屈,决不妥协的气节。

屈原也是这样一个人,世人皆醉我独醒,不是因为那些人真的醉了,而是因为那些人在装醉,可是,屈原没有装,他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就算死,也决不妥协,最后,他抱石沉于汩罗江,成了永恒。

有时候,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在默默地坚持一些东西,虽然很傻,虽然知道没有结果,但是,我们并不后悔。

赤壁之战,曹操的陆军并没有多大的损失,死的都是一些荆州投降的水军,而且,他的大将也没有什么损失,几乎都逃走了。

那时候,火一烧起来,曹军顿时就乱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到处乱成一团,失去了指挥作战的方向,这也是兵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操战败之后,回到本部,虽然他心里郁闷,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且,他还给自己的士兵开会,安慰自己的士兵,大体内容是,一生中谁没有失败过,我们不能只看着眼前的成功和失败,只有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光从这点上看,曹操就很不简单了,他一生戎马生涯,多次行走在死亡线上,好几次,差点被人干掉了,可是,他凭着自己的机智,成功逃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身边有只小狐仙】最新更新章节〖134.第134章 辟水珠〗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207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