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敌情有变化(1/4)
因为白书杰采取果断措施,平津地区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没有出现大的偏差,仍然延续了历史走向.
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并提出罢课的具体目标。
一、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
二、反对投降外交;
三、要求动员全国抗日; ”“
四、争取救国自由。
从12月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许多大中学校及工会等组织,纷纷给北平学生发来函电,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12月14日,北平报纸登载了国民党当局定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北平**即决定在这一天再次举行示威游行,把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12月16日清晨,北平各校学生分为4个大队,分别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率领,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参加的学生总计1万余人。
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通电声援北平学生,呼吁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民族整个的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之存在,以维护主权而保国土。
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发通电,要求对日宣战。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
在分析eikeneng出现各种局面的时候,白书杰在热河方面军司令部“时局分析会议”上强调指出:
“‘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瞬间波及全国各地,在全国老百姓心中‘播种’了‘不抗日,必亡国’的进步思想,彻底动摇了蒋某人‘攘外必先安内,宁亡于帝国主义,不亡于共产主义’的卖国理论基础,深刻揭露了南方政府的卖国本质。”
“‘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通过广大青年,采用非暴力手段,宣传和发动全国各族人民,面对侵略奋起抗争的最成功的一次运动。这次运动的深远历史意义,就是为不久的将来全面抗战,准备了‘民心’。”
“诸位,你们不要小瞧了这一次的学生运动,虽然他们并没有阻止南方政府的卖国行为,但是对ei全民族的觉醒,这次运动已经点燃了导火索。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小鬼子胆敢下决心全面侵吞中国,一个全民族誓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万世血仇】最新更新章节〖619、敌情有变化〗地址https://wap.384g.com/html/2/2946/620.html